佛山市三水南山全力打造湾区北部绿色发展示范名镇
7月26日,中国共产党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未来5年,南山镇将依托“三区三园”,努力构建“1+3+X”高质量产业体系,实施8个“一号工程”,推动南山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全力打造湾区北部绿色发展示范名镇。
	
	 
	
7月26日,三水区南山镇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现场。/南山镇供图
	
会上,南山镇党委书记邓志东代表中共南山镇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过去5年,是南山镇具有里程碑、历史意义的5年。5年来,南山镇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至202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6亿元。产业方面,南山完成大健康产业谷和康养小镇两大产业载体规划,引入合创裕洋食品、盛时达生物科技等产业项目27个,合同引资额8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旅游业方面,南丹山森林王国成功争创3A级景区,南丹山温泉酒店等3家酒店加快建设,夜间经济即将破茧而出,持续举办十里水果长廊开园节、森林欢乐节,游客打卡量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
	
未来5年,南山将围绕打造“北部生态屏障、绿色崛起高地、乡村振兴示范”三大目标,努力构建“1+3+X”高质量产业体系:“1”指发展大健康支柱产业;“3”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旅游业、新能源产业;“X”指发展以食品产业、医养产业、泛家居产业、生态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子产业。
	
“1+3+X”高质量产业体系将依托“三区三园”构建。“三区”是大健康产业制造区、南丹山风景区、九道谷风景区。其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食品饮料、医美医养、泛家居等健康产业,南丹山风景区、九道谷风景区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建设湾区休闲旅游度假养生胜地。“三园”为南山万亩智慧农业园、三水现代化生猪产业园、油柑山产业园区。其中,南山万亩智慧农业园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三水现代化生猪产业园努力打造全省现代都市农业标杆,油柑山产业园区发展光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南山还将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分别是实施党建引领“一号工程”,为南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快推动南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号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城乡品质提升“一号工程”,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更深内涵的康城南山;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南山;实施民生保障“一号工程”,力促民生改善有力度更有温度;实施基层社会治理“一号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山、法治南山;实施作风效能建设“一号工程”,全面营造想事干事的创业激情。
	
区委常委廖流波出席会议。
 
7月26日上午,广东省首个“改造权公开交易”项目——杏坛镇“中兴”现代产业城首宗地块顺利拍出,其改造权由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和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竞得,成交额18.2623亿元,为推动产城融合、实现杏坛高质量发展打响头炮。
	
“中兴”现代产业城村改项目位于顺德区杏坛镇新齐宁路与旧齐赞路交汇处,总改造范围约3000亩,涉及吕地、昌教、西北三个村(居)、四个股份社。此次项目首拍地块面积约360999.27平方米(约541.499亩土地),将建成建筑面积为165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筑面积为11500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同时还将配建215.6876亩道路公园绿化及其附属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村改引进的产业符合杏坛高质量发展需要,杏坛在充分研究政策文件,以及与区、市、省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研究之后,在省的支持下,创新探索出“改造权公开交易”模式,率先闯出一条路。2020年年底,“中兴”现代产业城改造项目完成项目征收,目前正进行厂房清拆工作,土地出让工作也将陆续推开。
	
据了解,“中兴”现代产业城项目在改造前是一片低矮破旧的锌铁棚厂房,原来以发展塑料加工、塑料制品、五金加工等低端产业为主,普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建设标准低、开发强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影响着周边村民的生活和村居的发展。
	
作为杏坛村改推进以来面积第二大的连片改造项目,“中兴”现代产业城项目围绕临港配套产业,依托顺德高新区辐射,面向全球招商,将目标定位为引进智能制造、智能家电、智能装备、新能源、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推进杏坛产业升级,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新高地,助力杏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此次首拍地块也将按照这一核心定位,引进商业配套,建设标准厂房,在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当地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幅度提升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村民收入,预计村民租金收入将比原来增加15倍,通过以村改带动乡村振兴,“中兴”现代产业城项目将有效反哺农村,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7月26日上午,中共三水区大塘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未来五年,大塘镇坚定北部中心战略定位,目标打造广佛清接合片区高质量发展中心镇、佛山优势传统制造业智慧低碳转型发展先行区、城市三水“人产城文”融合发展创新区、岭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谱写品质大塘建设新篇章,助力推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7月26日上午,中共三水区大塘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佛山日报记者何艳纯摄
	
过去五年,大塘镇多项经济指标跑出“加速度”:累计引进优质项目160个,总投资额超360亿元;全镇纳税超千万企业达20家,增加200%,年产值1亿以上企业达48家,增加152.6%。五年来,大塘镇推动工业园区环境提质上档,建成50万平方米的“拎包入驻式”产业载体。大塘镇城乡建设提质提速,全镇常住人口连续五年保持正增长,人口数由6.7万增长至9.4万。
	
大塘镇党委书记叶信标表示,“十四五”期间,大塘镇目标打造广佛清接合片区高质量发展中心镇、佛山优势传统制造业智慧低碳转型发展先行区、城市三水“人城产文”融合发展创新区、岭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一镇三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5%以上。
	
未来五年,大塘镇将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致力打造“万亩千亿”现代化工与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制造业数字化、低碳化发展,以创新驱动产业强镇建设实现新跨越,勇当三水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同时,还将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条件,推动产业空间载体扩容提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大塘镇新城区设施配套不断完备,城市功能与品质全面提升。/大塘镇供图
	
高品质城镇建设,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今后五年,大塘镇将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体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打造城市三水“人城产文”融合发展创新区、三水北部魅力新城。
	
乡村振兴方面,大塘镇将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基础,打造三水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岭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三水区委常委林建新出席会议。
	
相关链接
	
大塘镇过去五年成就
	
产业更强:
	
引进160个项目总投资超360亿元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累计引进优质项目160个,总投资额超360亿元,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全镇纳税超千万企业达20家,增加200%,年产值1亿以上企业达48家,增加152.6%,新增“小升规”企业38家,市场主体活力充沛。
	
大力推广“工业上楼”模式,建成50万平方米的“拎包入驻式”产业载体。工业园区扩容超1000亩。建成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污水“趋零排放”项目,蒸汽产能、污水处理量、最大供电能力全部实现翻番。
	
坚持产业兴农、科技强农,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走出一条园区化、特色化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顺利推进合洋水产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亿元,年产值可达13亿元。
	
服务业发展潜力不断释放,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23%,上升11%,崛起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城市更靓:
	
常住人口连续5年保持正增长
	
持续构筑内优外联路网新格局,新城区“四纵三横”骨干交通网络基本成型,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大动脉,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步伐全面提速。
	
城市配套不断完备,城市功能日益强大。新城区幼儿园、城市客厅竣工,新城区小学、山顶公园、新城区体育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加快建设。办税服务厅、不动产登记北部中心、北部医疗中心首期相继投入使用。中心广场、城市便捷酒店开业运营,多个现代楼盘拔地而起。全镇常住人口连续五年保持正增长,人口数由6.7万增长至9.4万。
	
农村“三大革命”基本完成,全镇99条自然村全部通过区级干净整洁村验收,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广佛跨界河流水质2020年实现全年达标,空气质量连续五年排名全市前三,相继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卫生镇,品质大塘焕发新颜。
	
生活更美:
	
投近4000万元实施173件民生微实事
	
坚持就业优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5%以内。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173个、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4000万元。
	
实验幼儿园成为北部首家省级幼儿园,公办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强师工程”成果逐步显现,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三水北部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综合指挥系统(“雪亮工程”)投入使用,法治大塘、平安大塘建设取得新成绩,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党建引领:
	
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
	
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深化村组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精准施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1+2+N”差异化党校办学模式得到上级肯定,“聚梦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顺利落成,党建阵地持续巩固。“党员创新试验田”“党群先锋·聚爱大塘”党建品牌得到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佛山优势传统制造业智慧低碳转型发展先行区
	
1、优化产业布局
	
2、快制造业数字化、低碳化发展
	
3、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条件
	
4、推动产业空间载体扩容提质
	
5、着力做优做强产业空间载体
	
二、大力推进城镇高品质建设,打造城市三水“人城产文”融合发展创新区
	
1、构建更加通畅的现代交通体系
	
2、打造“人城产文”高品质融合发展魅力新城
	
3、坚守生态环境底线,打造天蓝水碧的美丽大塘
	
三、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岭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2、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幸福大塘新品质
	
1、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3、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五、加强党建引领,大力提高大塘基层党建品质
	
1、推进政治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2、建强基层组织,塑造党建品牌
	
3、锻造干部队伍,形成战斗“雁阵”
	
4、强化作风纪律,涵育清风正气
- 微信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豆瓣 
- Facebook 
-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