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开展建筑废弃物运输专项整治特别行动
近日,海珠区城管和执法局整治组联合辖内十八个街道,统一开展在建工地建筑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加强在建工地检查,强化路面整治,严厉打击建筑废弃物车辆带泥行驶、不密闭运输,未冲洗驶离工地、撒漏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大源头整治力度,对出泥工地全覆盖执法,全面排查各类工地复工复产情况,着力整治在建工地监管失职、无证排放、雇请无证车辆运输、未派驻余泥监督员及未落实“一不准进,三不准出”管理规定等违法行为。三是现场督促未开工工地管理人员做好开工前安全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全力维护海珠区建筑工地及建筑废弃物运输秩序安全稳定。
据统计,本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5人,执法车辆20台,检查工地21个,检查建筑废弃物车辆12台,未发现带泥行驶、不密闭运输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联合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效果,保持了打击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工地源头管理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按照《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规定,为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建筑,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统筹对接属地街道、制作单位,顺利完成属于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的4处保护标志牌挂牌工作。至此,海珠区内97处历史建筑全部完成标志牌挂牌工作。
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于2022年7月正式公布,其中位于海珠区内4处,具体为珠江电影制片厂行政楼旧址、广 州纺织机械厂旧址(装配车间、木模车间、布配和机械车间、机装车间、铆杆开料车间、退火炉)、大干围仓库旧址、城安围船厂旧址(第13号、14 号、15 号、16 号车间、下水滑道)。
历史建筑是城市记忆的活化石,保护历史建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历史建筑挂牌意味着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也意味着历史建筑有了“护身符”。接下来,该分局将重点做好挂牌后的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努力促进历史“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近日,海珠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到海珠区气象局调研交流,双方围绕海珠区委、区政府“一工程三行动”就加快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进行了合作、分工,就建筑工地极端天气防御、落实《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等工作进行了深入商谈并达成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从数据共享、信息沟通、资源整合、机制建设等入手,提升建筑工地极端天气防御能力。二要进一步细化服务保障。对建筑工地上的启动设备、高空作业、临时作业、临时住宿等深入开展细化服务,加强预案、标准建设,强化科普宣传,提高防御意识。三要联合落实好《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加强雷电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要强化防雷资质监管,从严惩查处在海珠区挂靠资质、弄虚作假的检测机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