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2月28日下午,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雪枝主持召开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红怡、黄建强、牛穗生、罗志钊、邹志强等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补选部分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决定》,根据代表出缺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在黄埔街等13个街道的19个选区补选黄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2名。会议通过了区检察院人事任免事项,免去吴然的区检察院检察员职务。会议审议了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以及区政府《关于2022年黄埔区十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的报告》。
黄埔区副区长黎信坤,区检察院检察长冯磊,区监察委员会,区法院,区政府办、开发区管委会办负责人,新龙镇人大主席、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工委主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工委办处级以上干部列席会议。 (彭冬梅 马文捷)
附件下载:

“红旗不倒”龙岩市红色故事宣讲团2月28日来到广东华侨中学,开展“红旗不倒 英雄花开”龙岩红色故事走进广州宣讲活动。华侨中学初一级全体师生一同观看了宣讲,感受当年星火燎原的岁月和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标清不能播放,切换为高清

“红旗不倒 英雄花开”
龙岩红色故事走进广州
“今天的宣讲活动讲了很多红色故事,一些我从小就听过。我要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我的朋友,分享给更多的人。”2月28日下午,在“红旗不倒 英雄花开”龙岩红色故事走进广州的首场、广东华侨中学的现场,初一(七)班的同学林芷仪认真地说。
此次宣讲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龙岩与广州组成的宣讲团将从2月28日至3月4日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网络,共举行五场宣讲活动,安排《横扫千军如卷席》《古田之光耀征程》《一盏明灯传薪火》《红色基因代代传》等8个两地精彩红色故事。
“红旗不倒”闽西红色故事宣讲团成立于2021年7月,现有成员24人,主要来自于讲解员、主持人、教育工作者、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审计人员、企业职员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其中20余人次荣获省级以上优秀宣讲员、讲解员等称号。成立以来,宣讲团先后走进福建省省直机关、龙岩市机关、企业、学校等宣讲红色故事30余场,是一支思想过硬、素质过硬、久经考验的宣讲队伍。
宣讲现场还开展了《闽西红色摇篮系列丛书》赠书活动。
讲述革命先辈的热血奉献
在《横扫千军如卷席》中,来自连城县木偶艺术传习中心的宣讲员陈斌讲述了闽西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的故事。毛泽东曾七次入闽,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和战斗了500多个日夜。在《古田之光耀征程》中,来自古田会议纪念馆的廖丽芸讲述了古田作为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之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之地,新型人民军队定型之地,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功之路、胜利之路的故事。
“在松毛岭下有一座烈士墓,它不是一座普通的烈士墓,也不是哪位名将的墓地,而是万千无名英雄的最后归宿地。我们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年岁几何,但是我们知道埋葬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松毛岭战役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前在中央苏区东大门的最后一场战役,成千上万名红军将士和地方武装在这里血战七天七夜,为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来自连城县博物馆的宣讲员林秀华以深情的语调,讲述了这段壮烈的往事,引来现场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而在《血染湘江铸忠诚》中,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的陈洁从1992年红三十四师100团团长韩伟骨灰埋葬在龙岩公墓的历史画面讲起,回顾了湘江血战中闽西子弟兵的铁血精神。
讲述龙岩广州的红色情缘
广州与龙岩的红色情缘一脉相承、渊源深厚。近现代以来,广州作为大革命风暴中心,吸引了众多闽西青年才俊来此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投身革命的滚滚洪流。他们中有在黄埔军校参加军事化训练,有的组建“汀雷刊社”,在中山大学出版《汀雷》等进步刊物,有的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工农革命运动经验。他们把广州的革命火种燃向闽西大地,为闽西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中央苏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广州的木棉花和龙岩的红山茶,都是象征着革命圣火的英雄之花。
1930年至1934年,中央交通局以闽西苏区的“工农通讯社”为基础,建立了一条由上海到香港、粤东,经闽西,到达江西瑞金,长达3000公里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一批智勇双全的闽西交通员,为传递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指示和信息,输送苏区所需的电台、武器弹药及各种紧缺物资,护送周恩来、瞿秋白等200多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与龙岩的红色传承渊源深厚”,永定区伯公凹烈士后代邹广敦说,“通过浅显易懂的红色故事会的形式走进校园,讲述连接我们闽粤两省的那条红色交通线隐秘而伟大的历史,意义非凡。”
“曾志是一位革命者,在闽西,她是闽西共青团特委书记,列席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参与开辟闽西新根据地;她是一名建设者,在广州,她曾任广州市委书记,是广州电业局第一任党委书记、局长,新中国第一批电力工业建设者。”此次宣讲特邀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宣讲员石菁加入,主讲这位与广州和龙岩都有着密切关系人物的革命与建设生涯,折射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第一个有电的城市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讲述新时代的创新实践
“孩子们听得真是认真,许多同学都在认真记笔记。”在宣讲活动的现场,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罗先秀兴奋地说。学校四楼的礼堂座无虚席,身着校服的同学们听得专注,记得认真,仿佛随着大屏幕上的影像以及宣讲员们动情的讲述,进入到了真正的历史风烟之中。初一三班的陈睿轩表示,通过宣讲团讲述的故事,让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而生动,让自己对未来的使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武平县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家里,珍藏着一本墨绿色的林权证。这本证书编号为第 1 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中共武平县委党校宣讲员温健讲述的这个故事,让同学们了解这场发源于龙岩武平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推进我国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在龙岩市审计局谢梦妮的讲述中,党的十九大代表、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原党支部书记沈腾香在一线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实践,则让大家感受到了在工作中建立起规范、科学、有效路径的重要性。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重视和亲自倡导推动下,龙岩全市人民牢记嘱托、勠力同心,打造出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武平经验”等享誉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品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等一块块金字招牌、一张张绿色名片相继落户闽西。这些今天正在发生的壮阔历史,让同学们听得入了神。
2月24日下午,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以“领略千年南粤底蕴,共谱同心同圆新篇”为主题的共建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使青年干部、职工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共赴南越王博物院,参观由南越王博物院承办的“千年南粤同心同圆——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原来少数民族的风俗是这样的啊!”“ 灿烂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被眼前一件件充满民族特色的展品所吸引,纷纷放慢脚步驻足观看,认真倾听每件展品所蕴含的一段段历史。大家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方式,加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广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工作实践,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参观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些展品实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过程。本次参观意义非凡,我们要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落到实处,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进步事业发展做出青春努力、贡献青春力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