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滩镇三湾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批前公示
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石滩镇三湾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批前公示
事项名称 | 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石滩镇三湾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批前公示 | ||
申报单位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人民政府 | 建设单位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人民政府 |
建设地点 | 石滩镇三江三湾路 | 建设期限 | 2023年9月-2023年12月 |
总投资 | 约2980万元(暂定) | 资金来源 | 区财政统筹安排,并争取申报专项债资金。 |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 本次改造道路总长3.96km,双向4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路,设计速度30km/h,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面加铺沥青、交通工程整治工程、井盖提升加固工程、照明工程,环境整治工程。 | ||
审批科室 | 投资科 | 联系电话 | 020-82730630 |
电子邮箱 | zcfgjtzk@gz.gov.cn | 邮政编码 | 511300 |
邮政地址 | 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惠民路1号 |
本公示的期限为 2023年5月23日至 2023年5月29日。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公示期限内,对本审批事项直接涉及自身重大利益或者自身与申请人重大利益的,可依法向我局书面陈述、申辩、申请听证;对本审批事项内容有其他意见建议的,也可向我局提出。(以上应填写《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行政审批前公示意见反馈表》并按上表提供的联系方式提交)。
附件: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行政审批前公示意见反馈表.doc

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石滩镇三江片区沿江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批前公示
事项名称 | 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石滩镇三江片区沿江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批前公示 | ||
申报单位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人民政府 | 建设单位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人民政府 |
建设地点 | 石滩镇三江沿江路 | 建设期限 | 2023年6月-2023年8月 |
总投资 | 约450万元(暂定) | 资金来源 | 区财政统筹安排,并争取申报专项债资金。 |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 本次改造道路总长0.724km,双向两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30km/h,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面加铺沥青、交通工程整治工程、井盖提升加固工程、照明工程、雨水工程、绿化工程。 | ||
审批科室 | 投资科 | 联系电话 | 020-82730630 |
电子邮箱 | zcfgjtzk@gz.gov.cn | 邮政编码 | 511300 |
邮政地址 | 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惠民路1号 |
本公示的期限为 2023年5月23日至 2023年5月29日。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公示期限内,对本审批事项直接涉及自身重大利益或者自身与申请人重大利益的,可依法向我局书面陈述、申辩、申请听证;对本审批事项内容有其他意见建议的,也可向我局提出。(以上应填写《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行政审批前公示意见反馈表》并按上表提供的联系方式提交)。
附件: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行政审批前公示意见反馈表.doc
活化利用北京路、文德南、宝华路、海珠中、人民南等街区
近日,广州市召开2023年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邀请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等相关学者专家,并审议通过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等16项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审议了包括广州市传统中轴线(近代)在内的9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鼓励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可持续”原则
会议审议了广州市北京路、传统中轴线(近代)和文德南、宝源路、宝华路、昌华大街、海珠中、光复南、人民南9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地区。9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可持续”原则,深入研究街区的发展历程、建筑特色等,总结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梳理街区保护对象并明确高度控制、建(构)筑物分类保护整治措施和建筑功能兼容性分类管控等多类要求,按照尊重现状肌理和功能、公共服务设施不减少、兼顾保护与发展、鼓励多功能混合使用的原则优化规划用地,鼓励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保证建筑高度和农田景观相协调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花都区高溪村保护规划》和《横沙街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也在会上获审议通过。高溪村是省政府批准的4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建村200余年,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保护规划立足历史遗存真实性、历史风貌的完整性、规划管理协同性,划分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并明确建筑高度、建筑物分类保护整治等管控要求,保证建筑高度和农田景观相协调,延续村落格局与整体风貌。规划提出建立档案、组织培训与赛事、加强展示、结合新兴产业提升创收等活化利用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横沙街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以整体性、真实性、可持续和分类保护为原则,保护横沙街历史风貌和重要历史场所,以及风貌区内的传统街巷、文物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等真实的历史信息,控制保护底线。发挥区位优势,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围绕“文化寻根”“文化融合”“文化跃迁”构建三类核心功能业态,提出建筑分类风貌提升、优化地区业态和功能、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与活化非遗体验路线等举措,展现横沙文化魅力。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明确保护村落内历史文化资源
会议还审议了中国传统村落深井村和港头村的保护发展规划。《中国传统村落黄埔区深井村保护发展规划》以整体保护为原则,保护深井村“依港而生、因商而荣”的历史脉络和“山岗环绕、灵蛇吐珠”的村落整体格局,明确保护村落内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村落周边自然环境、街巷水系等历史环境要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并加强保护和展示。规划重点推进安来市旧址、岐西坊愚园、戏台荷花池等节点改造工程,提出多元主体互动合作,还原历史节点与路径,重现商贸街市和岭南聚落风貌。延续街巷格局机理,还原商贸街市和岭南聚落风貌。
《中国传统村落花都区港头村保护发展规划》深入研究港头村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明确“群山环抱、聚水生财”的岭南古村选址特征以及村落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要求,提出分区域、分重点、分阶段有序保护与控制,并通过高度控制保证村落风貌的完整性。明确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分类保护要求,划分为保留、整治和改造三类。提出围绕港头古村核心组团,打造乐居新村、高品质度假服务和田园生态游憩组团的活化利用空间结构。构建“全龄段、全时段”四大文化聚落。重视传统建筑的活化与升级,构建多元的文化沉浸式体验。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