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街道关于更换办事处大楼公共区域照明及消防设施的询价公告
因西村街道办事处大楼公共区域照明设施老化,照明效果较差。为提升照明效果,同时消除消防隐患,我办拟对办事处大楼照明设施进行更换,同时对过期的灭火器与应急照明灯进行更换。现以公开询价方式征集报名并在符合要求的企业内择优选取一家作为供应商。
一、采购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西村街道办事处。
二、采购内容
本项目公开询价确定一家中标供应商,为采购单位提供安装一批公共区域照明及消防设施,内容如下:
1、0.9米led光管280套
2、1.2米led光管102套
3、10寸LED筒灯20盏
4、2.5寸LED筒灯80盏
5、3.5寸LED筒灯108盏
6、4寸LED筒灯156盏
7、6寸LED筒灯50盏
8、8寸LED筒灯11盏
灭火器17个,灭火器箱1个
应急灯30套
三、采购价格
不超过8.0万元。
报价供应商资质基本要求
(一)报价人须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要求;
(二)报价人需有相关经营范围,具备合格资质证明,
(三)报价人必须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交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
(四)提供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五)提供安装支持和后续服务。
五、报名时间、地点、方式和报价资料
(一)报名时间:2023年2月17日至2月21日(3个工作日),上午9:00至12:00,下午14:30至18:00。
(二)收件地址:荔湾区协和路1号西村街道办事处306党政办公室。联系人:钟先生; 联系电话:020-26283900。
(三)报名方式:现场资料提交,所有纸质资料用文件袋装好密封递交。
(四)资料提交:
1.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2.提供产品参数和彩色图片(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3.报价清单(原件,并加盖公章);
4.售后及服务内容(原件,并加盖公章)。
投标人须保证所提交资料真实、完整、有效、一致,否则自行承担由此导致的任何损失。
六、中标单位确定
(一)在公告报价截止时间内收到的报价方为有效报价,在报名截止时间前收到3个或3个以上单位报价方为有效询价。
(二)将综合衡量投标人提供的资质、设计方案、报价、过往业绩、质保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由采购单位组织评标小组投票择优选择。
(三)确定中选单位后,将在网站公示,并向中选单位发出通知,其他未中选单位不再另行通知。当第一候选单位在收到确认中选通知后放弃本次服务工作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履行承诺时,确认第二候选单位作为本次询比的中选单位,以此类推。
七、售后承诺
提供的产品是全新的、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在保修期内,若发现质量问题,供货单位给予更换,产生的费用由供货单位承担。
八、其他说明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西村街道办事处对公告具有最终解释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特此公告。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西村街道办事处
2023年2月17日

一、制定背景
为持续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全面落实民政部、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民政厅、省委农办、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们印发了《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转发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二、主要内容
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细化,切实推进救助政策落细落实。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要求各区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兜底民生保障的主体责任,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加强工作衔接和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落实救助政策。要将符合条件的家庭和个人纳入救助范围,落实好“单人保政策”,保障好低边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要落实低保渐退机制,通过综合评估指标适当扣减申请家庭的就业成本。要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急难救助作用,要加强临时救助与就业、失业保险、受灾人员救助政策衔接。对于终止社会救助待遇后生活确有困难的,及时转办转介开展关爱帮扶。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要求各区民政部门充分应用市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系统,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群众急难问题。要通过常态化数据比对开展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要落实“一证一书一清单”改革,推广网上申办渠道,提升社会救助帮扶效率。
三、咨询途径
如有疑问的市民可向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进行咨询,电话:020-83179331(工作日9:00-12:00,14:00-18:00),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99号(邮政编码:510030),邮箱:jiuzhuchu@gz.gov.cn。
相关稿件
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转发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春雨荡涤,万象更新。2023年2月4日,海珠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劳动实践专题调研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出席本次调研活动的领导有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肖林、教育局邓志军局长、农业农村局张海军局长、湿地办蔡莹主任,在从化区人大领导林康的陪同下,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调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从化区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对海珠区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随着新年的到来,疫情的阴霾已经散去,当务之急是要全面恢复学校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除了日常的校内劳动和家务劳动以外,更要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劳动实践,组织中小学生深入工厂、田间等劳动场所,参加力所能及的学工、学农生产劳动,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或是深入高新企业、科研院所等技术与工程领域,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等。
在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潘翠玲女士的带领下,海珠区政府各部门领导参观了产业园内的种植园、包装车间、展示大厅等区域。
在随后的座谈会中,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从化区产业园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其中涉及运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种业科技、设施农业科技、网络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和智能科技,对新时代青少年学习体验先进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海珠区目前共有30所市、区级小农田实验学校;16所市、区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5所广州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15所海珠湿地实验学校,各实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农场林场、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城乡社区等作为本校学生劳动基地,开发特色课程,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创新性的劳动实践需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牵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以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将课堂延伸到室外,有助于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自然生活中的实例,解密劳动、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内在涵义,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内涵。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