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劳动实践专题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春雨荡涤,万象更新。2023年2月4日,海珠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劳动实践专题调研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出席本次调研活动的领导有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肖林、教育局邓志军局长、农业农村局张海军局长、湿地办蔡莹主任,在从化区人大领导林康的陪同下,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调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从化区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对海珠区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随着新年的到来,疫情的阴霾已经散去,当务之急是要全面恢复学校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除了日常的校内劳动和家务劳动以外,更要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劳动实践,组织中小学生深入工厂、田间等劳动场所,参加力所能及的学工、学农生产劳动,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或是深入高新企业、科研院所等技术与工程领域,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等。
在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潘翠玲女士的带领下,海珠区政府各部门领导参观了产业园内的种植园、包装车间、展示大厅等区域。
在随后的座谈会中,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从化区产业园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其中涉及运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种业科技、设施农业科技、网络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和智能科技,对新时代青少年学习体验先进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海珠区目前共有30所市、区级小农田实验学校;16所市、区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5所广州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15所海珠湿地实验学校,各实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农场林场、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城乡社区等作为本校学生劳动基地,开发特色课程,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创新性的劳动实践需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牵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以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将课堂延伸到室外,有助于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自然生活中的实例,解密劳动、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内在涵义,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内涵。

(图:召开荔湾区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会议)
(图:召开荔湾区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会议)
2月14日上午,荔湾区召开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总结2022年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分析问题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来穗人员、出租屋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部署推进专职网格员招聘工作。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来穗局局长王勇波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区委编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分管负责同志,各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和综合保障中心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荔湾区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举措推进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和专业化治理水平,取得了扎实的工作成效。
会议强调,一是做实综合网格工作,坚决落实市、区关于配齐专职网格员和做实综合网格的部署要求,加快专职网格员招聘,不断深化综合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二是抓细来穗人员工作,结合近期重点任务,抓紧抓实抓细积分制入户、入学和“粤居码”使用推广以及来穗人员融合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三是强化出租屋安全管理,加强日常巡查,重点排查整治出租屋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坚决预防和遏制重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穗民〔2023〕13号
各区民政局、党委农办、财政局、乡村振兴局:
现将《广东省民政厅 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粤民发〔2022〕103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落实
各区民政部门、党委农办、财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和《通知》要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履行好兜底民生保障的主体责任,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加强工作衔接和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细化落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防范化解因疫因病因灾返贫致贫风险。
二、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实现保障到位
各区民政部门要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低边、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落实好“单人保”政策,将低边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残人员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积极促进有劳动条件的救助对象务工就业,对于必要的就业成本等在核算家庭收入时按综合评估指标适当扣减,对因家庭成员就业导致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家庭,按规定给予6个月的渐退期。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急难救助作用,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可采取“一事一议”“一案一策”方式提高救助水平,解决急难个案。加强临时救助与就业政策、失业保险等政策衔接,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临时遇困人员渡过难关,加强临时救助与受灾人员救助政策衔接,防止因灾返贫。对于终止社会救助待遇后生活确有困难的,要及时转办转介开展关爱帮扶,做实做细救助帮扶工作。
三、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救助易及性
各区民政部门要充分应用市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系统(简称“穗救易”系统),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机制。要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定期通过“穗救易”系统登记散居特困人员每周走访巡查记录,要及时组织解决“穗救易”系统转办转介的困难群众服务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群众急难问题。要通过常态化数据比对开展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及时发现预警重点人群中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准确提供相应救助。要落实“一证一书一清单”改革,推广“粤省事”“穗好办”等网上申办渠道,提升社会救助帮扶效率。
特此通知。
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1月29日
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转发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穗民【2023】13号).pdf
相关稿件
【音频解读】《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转发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解读
【一图读懂】《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财政局 广州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转发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