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智慧农业产业联盟
7月8日举行的智能农业论坛上,27家企业发起成立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智慧农业产业联盟,旨在共同推进智慧农业系统集成、共同形成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共同创造智慧农业创新价值。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智慧农业领域积极探索,引进培育了兰桂骐、国兴农、孙桥溢佳、博田机器人等一大批智慧农业企业,通过不同农业生产场景开展智慧农业探索。在制度设计上,浦东新区形成了对智慧农业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规划布局上,编制了《上海浦东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部署了“一心两区”的功能布局,明确了装备农业、种源农业两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项目支持上,《浦东新区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现代农业设施、智慧农业技术等示范和服务,财政资金全额保障。人才引进上,引领区人才“1+1+N”政策体系对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人才提供了支撑保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国家碳计量中心(广东)在广州市南沙区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广东)(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国家级碳计量领域重要基础设施,将有利于加快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充分发挥广东能源资源利用、产业、区位等优势,为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广东方案”,更好发挥计量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基础性作用。
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推动粤港澳三地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数据、标准、认证等方面实现协调一致与互认,加快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大湾区量值领域协调统一,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按照筹建计划,中心将建成“四中心一平台”:碳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碳计量基础数据应用中心;碳计量应用技术与成果转化中心;碳计量人才培养交流和宣教中心;碳计量检测服务平台。
中心建成后,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紧密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政策要求,加强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二是开展碳排放、碳监测、碳核查、碳足迹、碳交易、碳汇等相关基础、前沿和应用计量技术研究;三是加强碳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和应用,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服务碳核查、碳交易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帮助碳排放单位合理配备和使用碳计量器具,推动碳排放从“核算”向“测量”转变;五是加强碳计量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六是加强碳计量政策、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碳计量人才队伍。
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州市南沙区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发挥计量的基础保障作用,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服务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争取国家碳计量中心落户南沙,多次配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商谈运行模式、用地和资金等具体事项,协助完成国家碳计量中心选址等工作。
烽火岁月,他英勇无畏,冲锋陷阵,舍生忘死;解甲归田,他老骥伏枥,热心公益,公而忘私。这就是89岁高龄、72年党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华。“这些纪念章,都是我的传家宝。”老人小心地打开一个木盒子,一枚枚纪念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抗美援朝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八十载峥嵘岁月,一生赤诚报国,就从这些纪念章背后的故事开始讲起……
(抗美援朝老战士张华受邀参加“英雄花开英雄城”活动)
山高路远,家国情长
1949年9月,年仅15岁的张华参军入伍。“解放全中国!”这句话正是张华当年入伍时最朴素的初心。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张华所在部队入朝参战。此时,张华生病高烧不退,营长希望他留下来养病,可他坚决不肯,一定要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投入战斗一线。在朝三年时间里,张华先后参加了高旺山阻击战、马良山防御战等五次战役。“敌人的袭击十分疯狂,地面枪林弹雨,头顶还有飞机空袭,我们端着刺刀冲上去,与敌人拼命,经过激烈肉搏战,终于打垮守敌。”回忆起行军打仗的经历,张华如数家珍、心潮澎湃。
(参加抗美援朝回来的张华)
初心永挚,薪火相传
在广州市军休中心大院,每个天气晴好的清晨,总有一位精神矍铄、衣着朴素的耄耋老人,迎着晨曦在周边散步。这位老人就是张华。从1949年参军入伍,到离休安置到市军休中心,张华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和习惯,始终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初心如磐,奋楫担当的党员风采。2019年张华被选为管委会副主任,任职以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解决军休干部“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先后组织慰问困难离退休干部40余名,向他们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
(张华在广州军休工作调研会上代表军休干部发言)
老骥伏枥,余热尽献
“入朝参战初期是最艰苦的,在零下40℃的极寒天气下,敌人对后勤补给线不断攻击,导致部队缺吃少穿,有冻土豆吃就不错了,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抓到啥吃啥。”张华向学生们解答《长津湖》电影中志愿军战士为何吃冻土豆的情节。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0年,张华担任“红棉老兵”群众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带领退伍老兵、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多次进校园、进社区开展红色宣讲,在铭记历史、拥军爱国,关爱烈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张华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先后参加乡村振兴帮扶、为困难学生捐资助学等活动,展现了心系家乡、回报桑梓的深厚情怀。
(张华给小学生上爱国思想教育课)
(张华为社区民警讲述先进事迹)
(张华佩戴勋章致敬)
“我这一生,见证了我们国家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现在国家的发展是一日千里,这都是共产党的功劳啊!”张华边说边打开自己收藏的抗美援朝纪录片,和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熟悉的旋律,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那声音,既激昂慷慨,又铿锵有力,不由得令人联想起硝烟弥漫的战场、隆隆不息的炮声、寒光闪闪的铁索,还有那前赴后继的血色青春、冲入敌阵的视死如归......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