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工作专班赴市统计局调研
2023-03-17 17:38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为落实《广州市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推动广州市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链发展的统计基础,2月24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监测处会同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工作专班部分成员、省国际咨询公司相关人员到广州市统计局开展专项调研。市统计局社会和科技处处长肖兴文参加调研座谈会。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林业园林局代表提出了在产业统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肖兴文逐一进行了回应,并介绍了产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主要逻辑,表示将会在统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积极予以配合与支持。省国际咨询公司和市林科院还就统计数据的提供频率、数据颗粒度和呈现形式等问题,与市统计局参会领导进行了沟通交流。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监测处)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崔海瑛率队赴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级)(以下简称“广州保护中心”)开展实地验收。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陆向红,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军明和党组成员、副局长蓝伟宁参加。
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组实地检查了广州保护中心服务大厅、展厅、多媒体审理庭、调解室等。
验收组听取了广州保护中心主任岳勇对筹建及试运行情况的汇报,肯定了广州保护中心在硬件设施配备、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制定、机关文化建设、服务企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一致认为广州保护中心符合国家级保护中心的建设要求,同意通过验收,并就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和探索创新举措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广州保护中心自2022年7月起进入试运行阶段。截至2023年2月底,专利快速预审业务接收预审申请805件,受理预审申请643件,预审合格502件。经广州保护中心预审合格后的专利申请获得授权273件,审查周期平均压缩94%。
下一步,广州保护中心将紧跟广州市做强做优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的步伐,持续优化快速预审、维权援助、导航运营等服务效能,为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提供高效优质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为广州“制造业立市”夯实技术支撑基础,高质量打造广州保护中心国家级品牌,助力广州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为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应急救护水平,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3月15日下午,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面向全市红棉老兵开展主题为“红色守护·爱‘救’进万家”的红棉老兵家庭急救护理培训活动。此次活动除了组织红棉老兵代表到场学习实践以外,主办方还在广州市区融媒体云平台“新花城”App开设线上直播,供全市11个区的红棉老兵同步收看学习。
此次培训由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广东省应急救护志愿者培训基地教官包杰授课,课程围绕烧烫伤处置、心脑血管意外识别与处置、心肺复苏(CPR)、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等展开详解与进行示范。活动现场,参训人员参与实操练习晕厥、哽噎、外伤止血包扎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方式,掌握AED正确使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开展志愿活动时,我们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有些急救知识在部队时也曾学习,但毕竟也退役多年了,重温学习的机会十分重要也很及时。”通过两个小时的沉浸式学习,不少红棉老兵表示收获颇丰,“时间就是生命,特别在意外伤害发生时,黄金抢救时间就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我们能够掌握到更多科学有用的紧急救护知识,就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作为活动的发起方,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称,此次活动旨在增强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红棉老兵整体的应急救护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应急救援是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伍的一大特色,除了现有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外,希望有更多的红棉老兵掌握急救技能,面对各种紧急情况或意外状况时,能有条不紊、争分夺秒地进行救治,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有5.3万人通过“新花城”平台,共同学习了这节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家庭急救护理培训课。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