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南沙即将印发综合性金融扶持办法,争取在期货、气候投融资、金融人才等领域出台专项政策
去年6月,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
7月4日,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在广州“高质量发展·看金融”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年来,《南沙方案》2022年度金融任务全部完成,2023年上半年完成金融任务高于序时进度。
据林少礼介绍,在政策支持下,2022年南沙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8%,同比增长9.1%;金融业税收占全区税收近10%;全区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均超20%,金融发展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高端金融资源加快集聚。广州期货交易所首个业务品种工业硅上市,成为《南沙方案》发布一周年10大标志性成果之一;同时正在加快筹建期货产业园。启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落地多个战略合作项目。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已入驻46家机构,并成为对外展现南沙金融创新成效的重要窗口。依托国际金融论坛(IFF)、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新财富资本市场论坛等重大交流平台,向世界金融发展传播广州声音、南沙声音。
二是金融开放创新落地见效。“跨境投资双向高速路”正在成为发展的创新路,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已有12项措施顺利落地实施,累计业务规模超200亿美元;私募基金跨境投融资试点工作扎实有力,8家企业获批QFLP试点、1家企业获批QDLP试点,试点额度共超176亿元人民币。国家级气候投融资试点任务加快落地,成立南沙气候投融资领导小组,印发南沙气候投融资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组建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
三是特色金融产业提质增效。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特色和产业布局,做优做强八大特色金融板块。FT账户开立占广东自贸区近七成;金融分布式数据库、跨境贸易结算平台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市的金融科技试点或案例;累计完成248架飞机和94艘船舶租赁业务,成为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引入了总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的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组建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南沙母基金,助力打造万亿规模产业集群和科创生态体系。落地期货法人机构占全市近60%,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1号仓库成为首批工业硅期货指定交割仓库。
四是金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抓紧打造全新的金融扶持政策体系,综合性金融扶持办法即将印发,争取在期货、气候投融资、金融人才等领域出台专项政策,力争拿出更具竞争力、更具吸引力的扶持措施。启动“明珠金融优才计划”,定向选拔金融菁英,以“就业培训+企业实习+定向推荐”的方式进行全周期培养,搭建南沙金融人才库。15%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涵盖了金融业6个方面11条产业明细目录,正在拟制配套文件,确保惠企政策早落地早见效。

7月4日,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主任会议在广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和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要求,传达省有关文件精神,审议有关文件稿,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南沙工委常务副主任张虎讲话。广州市委书记、省南沙工委主任郭永航主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省南沙工委副主任朱伟作传达。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省南沙工委副主任卢一先对省南沙工委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作说明。
张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对南沙等三大平台建设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及广州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南沙开发开放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从推进重大战略的“开局”阶段进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破局”阶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举全省之力把南沙打造成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引领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聚焦高标准规划设计引领,按照“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要求,精心编制南沙发展规划,加强与横琴、前海等平台深度联动,引领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在建设现代化都市上取得新突破。聚焦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集中力量推进先行启动区建设,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持续完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矩阵,在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取得新突破。聚焦提升科技产业双策源能力,狠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深入实施绿美南沙五年行动计划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着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品质,在打造优质生活圈示范区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加强组织领导,省南沙工委及其办公室、各专责小组要强化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省直有关单位要带头落实、全力支持、靠前服务,建立对口服务省南沙工委和省南沙办的绿色通道和特事特办机制,凝聚起全省推进实施《南沙方案》的强大力量。
郭永航强调,要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开发开放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属地责任,锚定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省南沙工委机制优势,奋力推进南沙开发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一点两地”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打造创新平台、产业平台、青创平台,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环境、生态宜居环境,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强与港澳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对接,保护好“湿地+城市”独特城市风貌,持续提高环境软实力。着力增强开放门户功能、交通物流枢纽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完善铁水联运、多式联运体系,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做法,注重战略留白,做深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全面提升南沙发展能级和核心功能。着力搭建国际交往桥梁、港澳与内地合作桥梁、人文交流桥梁,推动南沙与全球主要自贸区、自贸港区和商协会交流合作,促进内地与港澳人员、资金、信息便捷流动,在交往交流中厚植港澳青少年家国情怀。着力强化政策突破、政策集成、政策传导,以政策的先导突破带动要素集聚、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提升政策系统性、长效性,健全改革经验成果复制推广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着力加强协同联动,各成员单位要真正把南沙开发开放工作当作分内事,强化扁平化管理,打造具有超强组织力创新力执行力的硬核团队,聚焦重点事项、重大问题、关键环节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南沙区。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成员,省、市、南沙区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市港务局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全体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以新担当新作为实现广州港航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港务局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座谈会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此次活动邀请了2023年党龄达到50年的3名老党员和近两年新发展党员、新入职青年团员们共聚一堂、共话初心。市港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秀清为党龄达到50周年的3名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赠送慰问金。
50年前一句誓言许终身,50年里在党为党照初心。会上,3位老党员分享了50年来始终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心路历程以及几十年如一日为港航事业固本强基、开拓进取的工作历程。老党员陈耀雄难掩激动的心情表示,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倍增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一定继续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发挥余热,多作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年轻党员手上。几名新发展党员根据个人切身体会,认真谈认识、说体会、话感悟,真切的表达了自己对党深厚感情,表态将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会上,孙秀清从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勇于担当作为、严守廉洁纪律底线四个方面,向全局青年干部提出了希望。要求市港务局全体青年对标老党员的崇高境界和务实作风,赓续光荣传统,在致敬和传承中牢记初心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大力推进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着力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奋力作出港航新贡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