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报名时间:
2025年5月9日9:00至16日16:00。
医院简介
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95年8月,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全院占地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目前开放病床268张,年门诊服务量约50万人次,年收住院病人1.5万人次。现有员工48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84人。1997年通过广东省“爱婴医院”评审并通过后续复审;2020年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认定;2023年认定为三级妇幼保健院。
医院是三水区新生儿会诊救治中心、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出生缺陷干预中心,负责全区妇女儿童急危重症的救治和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承担三水区妇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筹负责全区妇幼保健质量控制工作。
医院按照国家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了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学科体系,目前有临床、保健、医技科室15个,为全区人民提供特色专科服务。
主要科室简介:
妇科
是佛山市“十三五”医学特色专科及佛山市“十四五”培育医学重点专科。设有生殖内分泌专科、宫颈疾病专科、复发性流产专科、女性盆底与泌尿专科、计划生育专科等特色、妇科肿瘤专科等品牌亚专科。近年着力打造生殖整复服务。专科在妇科宫腹腔镜手术及经阴道手术方面有较高的服务水平。
产科
承载着全区50%以上的年分娩量,是佛山市三级助产机构、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培育专科、首批三水区重点专科,承担三水区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及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专科设有普通门诊,高危门诊,助产士门诊,营养门诊,遗传咨询门诊,母乳喂养门诊,疤痕子宫门诊,高血压、糖尿病门诊、传染病阻断等较完善的专科门诊。产后门诊成立了孕产整合康复中心(盆底康复中心),配有多套盆底功能治疗仪、磁疗仪、LPG、骨盆3D智能评估仪等完善设备。
儿科
是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承担全区新生儿会诊救治中心和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任务。率先在区内推出了新生儿黄疸日间光疗服务;成立的小儿呼吸诊治中心是佛山地区首个儿童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率先在全区内开展小儿纤支镜、鼻咽镜检查治疗和婴儿肺功能检查、新生儿亚低温治疗等诊疗项目。开设小儿呼吸门诊、小儿消化门诊、新生儿门诊、小儿综合门诊等专科门诊,2024年儿童消化内镜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率先在区内开展儿童胃肠镜技术。
儿童保健科
是三水区唯一儿童保健专科,承担全区儿童保健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责,是三水区高危儿干预中心、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设有儿童语言康复中心,并积极筹建儿童保健与康复中心,承担并指导三水区0-6岁儿童保健及高危儿管理,开展生长发育门诊、高危儿门诊、儿童康复专科、中医保健专科、儿童眼、耳鼻喉科等特色专科。
妇女保健科
承担三水区免费婚育健康医学检查中心职能,设有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婚孕健康检查指导、健康体检、内分泌疾病诊治、体重管理、心理健康评估与治疗、青春期与更年期健康管理等服务。
外科
设有乳腺外科、肛肠外科、小儿外科等亚专科,率先在三水区内开展了小儿外科疝气、鞘膜积液、隐睾等腹腔镜手术。肛肠外科开展痔疮PPH微创手术;乳腺外科开展乳腺麦默通、乳腺癌手术及化疗、乳腺整形、乳腺腔镜等手术。目前着力打造医疗美容整形服务项目。
内科
目前主要开展呼吸、消化、心血管及体检内科业务,下着力建设内科综合病区,正着力拓展成人胃肠镜、重病救治等业务。
中医科
中医科开展了中医妇科、中医儿科及中医康复等业务,正建设中医馆着力打造高水平的中医妇孺保健康复服务中心,筹划建设中医康复病区。
放射科
拥有一台西门子 32 排螺旋 CT、万东 DR 机、万东透视 DR 机以及移动 DR 机等设备,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辅助诊断服务。
关于我们
1、位于广佛肇经济圈的中部
2、毗邻珠三角大中城市群及港澳地区
3、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医院坚持“仁爱精术、惠泽妇孺”的服务宗旨,热情为区内外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引进流程
按“一事一议”给予绿色通道,专人负责跟进,经面试、操作考核、考察、体检、公示后入职。
薪资待遇
人才专项激励:50万元~300万元
科研启动资金:50万元~200万元
免费提供1年人才房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广海大道西16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
人事科电话:0757-87813217、0757-87813996
蔡老师:18923178688
汪老师:13728546836
15km/h→40km/h
南海交通部门联合
南海区、高明区相关部门
对高明大桥实施“交通手术”
早晚高峰南海往返高明
更顺畅、方便了😍
“以前开车过西江,最怕早晚高峰。从西樵方向还没上高明大桥就开始堵,导航显示红线,看得人心里发慌!” 作为连接南海区与高明区的交通 “大动脉”,高明大桥常被老司机抱怨拥堵。近日,为改善这一问题,南海交通部门联合南海区、高明区相关部门对高明大桥实施“交通手术”。术后,高明大桥通行能力翻倍,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从15km/h提升至40km/h。
高明大桥始建于1989年,是连接南海区与高明区的重要通道。统计数据显示,高明大桥日均车流量超3万辆。然而,随着城市发展,这条“大动脉”在早晚高峰和节假日频频“栓塞”。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龙高路与樵高路的车流在樵高立交合流段“打架”,东往西方向早高峰每小时仅通过2100辆车,排队长度超600米,跨区通道成了“停车场”。
“樵高路、龙高路上桥匝道均为2车道,但合流后大桥西樵往高明方向仅有3条车道,4车道突然收缩成3车道,就像四股水流硬挤进一个窄瓶口,车流一到这里就‘卡壳’。”南海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车道“倒漏斗”效应是导致以上区域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此外,龙高路上桥货车占比30%,樵高路货车占比11%,在110米的合流段,大货车视野盲区多、变道慢,小车见缝插针,剐蹭事故频发,进一步加剧拥堵。
经过科学研判,南海交通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对车道实施“微创手术”,将高明二桥车道宽度从3.75米优化至3.5米,并利用硬路肩新增1条车道,在不扩建桥梁的情况下“挤”出通行空间,合流段车道数从3条增至4条。同时,在合流段第2、3车道间加装波形护栏,用物理隔离杜绝车辆“加塞”,理顺汇流秩序,有效减少交织冲突;全新施划的鱼骨线、导流线配合车道指示牌,让司机能提前看清车道走向。
日前,高明大桥顺利完成“手术”投入使用。统计数据显示,高明大桥通行能力翻倍,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从15km/h提升至40km/h。货车司机王师傅点赞,“现在不用到跟前才慌忙变道,开起来心里有底。”接下来,南海交通部门还将持续关注高明大桥交通运行发展态势,让这条“西江金腰带”持续畅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