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肿瘤医院)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与财政厅联合印发《2025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肿瘤科(肿瘤医院)成功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行列,标志着佛山肿瘤防治事业正式迈入“国家队”方阵,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肿瘤诊疗领域的战略高地和核心枢纽。
自2021年麻醉科率先实现佛山市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以来,此次肿瘤科的入选,是市一医院在高水平医院建设征程中铸就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近年来,市一医院始终以党建为统领,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紧扣高水平医院建设蓝图,全面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加速科研创新转化,提升现代医院治理效能,优化医疗服务体验,在多个维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人民健康至上”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更精准、更智慧、更人性化的高端医疗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
四十年砥砺前行
建成大湾区重要肿瘤防治枢纽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为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目标,对标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区域群众就医需求而专门遴选、评审、确定的。同时也是国家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而实施的重要举措。
肿瘤医院凭借雄厚的学科积淀、创新的诊疗体系和突出的临床成效,在激烈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佛山市唯一入选的肿瘤专科单位。此次入选,是自2020年获颁“佛山市癌症防治中心”以来,肿瘤医院在学科层级与医疗服务能级提升上的又一重大跨越,充分彰显了其在恶性肿瘤综合诊疗、科研创新与区域引领方面的核心优势。
自1983年建科以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专科历经四十载深耕与发展,已逐步发展成为集肿瘤预防、诊治、科研与康复于一体的区域性肿瘤防治中心。2023年3月,依托多学科资源整合,该专科升级并重新挂牌为“肿瘤医院”,以单病种综合诊疗模式重新设立鼻咽肿瘤科、头颈肿瘤科、乳腺肿瘤科、肺肿瘤科、胃肠肿瘤科和泌尿生殖肿瘤科,附设肿瘤介入科、日间放化疗中心、肿瘤放射物理科和肿瘤研究所共十大科室部门,率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这一架构有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每位患者都能够获得多专家联合诊治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了从“单科诊疗”到“整合医学”的系统性跃升。
目前,肿瘤医院开放床位达392张,是佛山市规模领先、亚专科体系最为完备的肿瘤诊疗平台。作为广东省放射治疗质控中心委员单位及腹部肿瘤组长单位、广东省肿瘤质控中心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以及佛山市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肿瘤医院在推进区域肿瘤诊疗水平标准化、技术规范化和模式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标杆与引领作用。
尖端设备与技术平台
赋能精准医疗
肿瘤医院配备国际先进的高端放疗医用直线加速器4台,可常规开展旋转容积调强(VMA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呼吸门控技术(RPM)等先进放疗技术,并成熟开展CT引导下鼻咽癌、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超声引导下盆腔肿瘤照射等特色技术。同时医院不断革新精准放疗技术,2022年引入省内第二家放疗专用大孔径MR模拟定位机,2024年12月在佛山市首家引入搭载“超弧刀”放射外科技术的Turebeam2.7加速器,多项精准放疗技术同步开展,如基于磁共振定位引导一体腹压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基于光学体表的肺癌、乳腺癌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基于迭代ICBCT的剂量引导放疗以及自适应放射治疗技术。
肿瘤医院在院内率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体系,集合肿瘤内科、放疗科、外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组建单病种专科团队,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全程化的诊疗方案,显著提升了疑难肿瘤的诊疗效果。
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撑学科发展
肿瘤医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医疗团队。目前拥有佛山名医2人,6人入选《岭南名医录》,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名,佛山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名。各亚专科学科带头人在国内、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5人在中国医师协会等国家级专业学会任职,16人在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医师协会等省级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这支年轻化、具备国际化视野与知识结构的专家团队,为医院临床服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肿瘤医院先后获评“首批国家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首批国家癌症中心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国家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放疗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肿瘤基地”“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质量优秀单位”“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等荣誉,为此次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筑牢坚实根基。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推动临床诊疗进步
肿瘤医院始终坚持“科研驱动临床”的发展理念,依托肿瘤研究所平台,大力推进临床转化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503.1)、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158.5)、The BMJ(IF:105.7)、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IF:63.1)Lancet Oncology(IF:51.1)、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45.3)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26篇。获得各级科研立项44项,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省级课题14项,获得佛山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佛山市高新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新突破2项,获国内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主编、副主编论著5部。开展临床试验133项,参与制定国内专家共识/指南13份,4项研究结果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7项研究结果被国内权威指南引用,改写了多项临床诊疗规范。
暖心相伴抗癌之路
医患和谐同心同行
1998年5月,肿瘤医院创新性地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纯公益性质的肿瘤康复俱乐部,为患者构建了一个融康复支持、心理关怀与社会关爱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俱乐部以专业医护人员为核心,携手经过系统培训的康复义工以及社工,共同拓展科学康复路径,深入关注患者的心理与社会需求,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守护与陪伴。2024年肿瘤康复俱乐部更获得佛山市有和慈善基金会的支持,并在启创社工机构的专业协助下,引入“困境病患人生点睛计划”医务社工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推动各项公益活动迈向新台阶。专家团队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内容涵盖疾病防治、康复锻炼与营养调理等重要领域;通过病友交流会,鼓励患者彼此倾听、互助共进。品牌项目“暖心探访”中,康复义工走进病房分享抗癌心路历程并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俱乐部还定期组织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包括“抗癌明星”评选、优秀义工表彰及周年庆典等,持续点亮希望、传递勇气与温暖。
立足湾区、面向未来
建设一流肿瘤医学中心
此次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既是对市一医院肿瘤医院临床能力、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院学科临床诊疗能力的肯定。
未来,肿瘤医院将持续聚焦肿瘤精准防治、疑难重症诊疗、新药研发与临床转化,以 “专病中心” 为抓手,深化多学科资源整合,优化诊疗流程,完善肿瘤患者全流程诊疗体系;AI赋能自动勾画及自适应精准放疗新技术,人工智能多模态影像组学加持科研;提升佛山市肿瘤与神经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开展个体化基因检测和类器官药物筛选体系,为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精准、高效的临床前评价模型,开展靶向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制备研究,推动纳米材料在肿瘤成像、药物递送与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依托佛山市癌症防治中心和佛山市肿瘤专科联盟的平台,推动肿瘤专科优质资源下沉,构建区域肿瘤防治网络,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真正实现“肿瘤诊疗规范化、疑难重症不出市”的目标。

市民又新去处!
由九江乡亲关杰初携同家人和企业
共同参与捐赠建设捐建的
源林·九江龙舟公园将于10月1日开园
9月至10月
九江准备了多场精彩活动等你来玩
文末附假期活动日历👇
源林·九江龙舟公园作为“儒林湾活力中心建设规划”的首个示范工程,以“龙舟文化传承”为定位,选址九江大道南侧(源林酒店旁),占地约75亩,集龙舟文化展示、沉浸式游龙体验、绿化园林于一体,配备活动广场、儿童游乐区等设施,致力于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与公共生活相融合的城市空间。
项目计划于国庆前完成公园区域并开放,旨在实现传统民俗的活态传承,塑造九江城市发展新形态,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标性公共活动场所。
10月1日,源林·九江龙舟公园开园现场将设地道龙船饭,邀八方宾朋共品水乡风味,同享欢乐时光。值得一提的是,佳节临近之际,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关杰初先生携同太太吴绮兰女士,向家乡捐赠善款,定向用于支持国庆期间镇内村(社区)的龙船饭、重阳敬老及龙舟展示活动,以深厚的乡梓情怀,为九江的节日增添暖意。
善款已于近日全额到账九江慈善会,将重点用于支持三大主题文化活动:一是支持龙舟展示活动,烘托节日氛围;二是支持延续传统龙船饭,让街坊邻里在美食中共话乡情;三是支持开展重阳敬老活动,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与南海区“乐龄生活节”相呼应,共同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儒乡新韵·美绘栖居——九江镇乡建搭子共创活动
⏰时间:9月22日19:30-21:0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水南拾捌农场
🌈内容:汇聚大学生、创业青年、“贤二代”、手艺人,推动乡村美学领域思想碰撞与合作。邀请成功乡村主理人分享实战经验,为乡村创业者提供可落地参考;同时围绕水南、上东、烟南开展招商推介,展示区域机遇。
“雄桥建设杯”2025年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南海九江篮球风华联赛
⏰时间:9月22日至11月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金牌农庄球场、粤海球馆
🌈内容:云集南海及顺德共10支队伍,将通过分组循环及交叉淘汰赛角逐冠军,展现篮球风采与竞技激情。
“九江双蒸”2025佛山环两江龙舟竞渡暨“瓯粤特约”九江镇第八届龙舟联赛第三站
⏰时间:9月27日9:00-17:0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沙咀河涌段
🌈内容:标准龙舟与亲子小龙舟同场竞渡,于九江镇沙咀河涌段开展100米/200米直道竞速,展现竞技风采与文化传承。
2025佛山第二届新声代青年歌手大赛暨儒林湾夕阳音乐会
⏰时间:9月27日19:00-21:0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源林西江湿地公园
🌈内容:3000多名选手历经海选、初赛、复赛、半决赛,终选出16组热爱音乐的青年才俊登上决赛舞台。这些百里挑一的青年歌手中既有对经典老歌的创新演绎,也有对原创作品的深情诠释。大赛特邀广东知名音乐唱作人、佛山电视台艺术导演徐诗喻对选手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
国庆趣玩九江 游龙有“桨”2025年传统游龙体验活动
⏰时间:9月30日至10月2日
📍地点:九江镇多个文化地标
🌈内容:带领亲子家庭打卡吴家大院、万寿街、九江酒厂、沙口街等九江文化地标,体验龙船扮靓、竞艳、巡游,感受九江国庆龙舟气氛。
“伟普新能源杯”2025年上东第43届锦龙盛会传统龙舟锦标赛
⏰时间:10月1日9:30-17:3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上东社区河涌段
🌈内容:九江佬过大年!有40多年历史的上东锦龙盛会,将在国庆热闹开锣,传统龙舟巡游+传统龙舟400米往返竞速,场面超热闹,千万别错过!
源林·九江龙舟公园开园仪式暨国庆欢乐龙船饭
⏰时间:10月1日18:30-20:3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源林·九江龙舟公园
🌈内容:源林·九江龙舟公园盛大开园,现场设地道龙船饭,邀八方宾朋共品水乡风味,同享欢乐时光!
海寿五人龙舟赛
⏰时间:10月1日10:00-12:0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海寿岛
🌈内容:本次五人龙舟注重团队合作和力量的比拼,让喜爱龙舟、热爱健身的朋友在运动中享受乐趣、挥洒激情。
童梦庄园
⏰时间:10月1日至10月8日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水南河畔青年街区、朗星渔乐食街
🌈内容:小长假期间,将带来多个节日表演,并开启美食市集。
2025年九江镇环两江先行区摄影展
⏰时间:10月1日至11月30日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吴家大院
🌈内容:本次摄影展融合多元空间,以巨型像素化龙舟户外装置为核心亮点,重构龙舟竞渡动感瞬间。展览结合侨房、花园与小巷设置特色打卡点,集传统文化与潮玩气息于一体,营造沉浸式游览体验。
“龙腾贺国庆 月满聚九江”嘉裕集团特约——2025国庆龙船饭暨港星专场儒林湾龙舟音乐会
⏰时间:10月2日18:30-21:0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儒林广场
🌈内容:一边吃龙船饭品味地道九江味道,一边听关心妍、彭家丽、叶振棠等实力歌手带来音乐Live,带来味觉+视觉+听觉的三重享受。
龙船出海
⏰时间:10月2日中午至下午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希尔顿酒店河段—沙口水闸—西江
🌈内容:龙船出海是九江人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民间活动,参加出海活动的龙舟从希尔顿酒店对出的河段出发,沿着九江涌行驶至慈母桥附近的河涌会合,然后从沙口水闸驶出西江,穿过江面上的龙门后返回。往返后还进行龙舟契友之间泼水传情期间,全部龙舟都会擂响锣鼓,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乐动莘深 美绘栖居”水南乡村音乐会
⏰时间:10月4日、5日17:00-22:0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水南社区莘深经济社
🌈内容:本次活动通过“音乐节+共创市集”形式,设置多风格舞台演出、30个新业态摊位和“焰舞祥龙”民俗巡游,融合音乐表演、市集体验与村民互动,并设立奖学奖教颁奖及“最受欢迎摊位”评选,展现乡村建设成果,促进多方共创共融,推动乡村文化活力与可持续发展。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2025年南农优品集市暨璜矶舞火龙灯光音乐会活动
⏰时间:10月5日8:30-22:0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璜矶社区
🌈内容:
✅白天场:8:30-11:30,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典:设置水上竞技场——“竞渡丰收”水上农趣活动、龙战营地——“丰收万象”创意互动市集。
✅午间休闲:11:30-14:00
✅市集活动:9:00-17:00
✅晚间场:19:00-22:00,璜矶舞火龙民俗盛会:活动包含插龙香、点龙睛、舞火龙等环节,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火龙巡游11个经济社,各社由支部书记、社长组织青少年与乡亲共同参与,展现社区团结协作精神,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2025年九江镇潮玩非遗·国庆中秋嘉年华活动
⏰时间:10月5日9:00-16:30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吴家大院(侨乡博物馆)
🌈内容:龙狮武术表演、非遗手作体验(狮头扎作、彩绘等)、传统美食品尝、灯谜互动和汉服打卡,让群众免费感受非遗魅力,欢度双节。
9月20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 “风起岭南・云纱入时” 非遗时尚之夜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启。西樵 “万象有衣” 品牌亮相。
这是一次香云纱的溯回之旅。香云纱的问世,与发源于云贵高原的珠江水系息息相关,与贵州苗侗服饰一样,采用植物染的技术。香云纱在丹寨的展示,既是岭南文化向全国输出的体现,也展现了西樵山香云纱的品牌力量。预计在今年的国庆假期期间,南海区将进行香云纱的相关品牌发布会,加强对香云纱文化的挖掘和IP打造。
01
“万象有衣”亮相
用香云纱讲透非遗
悠扬音乐中,追光灯聚焦舞台。模特身着华服登场,及地长裙以香云纱为底,领口朱红大漆纹样随步摇曳。香云纱的古朴光泽与大漆华彩相映,如流动水墨,瞬间攫住全场目光。这些服饰由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杨宝志,与香云纱传承人李佰春联袂打造,除了大漆的华贵,更融入非遗蓝染的沉静质感,与香云纱共同勾勒出东方美学的独特肌理。
从9月17日至21日,贵州非遗美学T台秀在丹寨万达小镇持续上演,来自贵州 “村 T” 的原生创作团队、大湾区的时尚设计力量及本地非遗文创工坊组成的超强阵容,将苗绣、广绣与香云纱层层叠加,每一件服饰都堪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杰作。
“万象有衣” 是源自香云纱发祥地西樵镇的特色服饰品牌,以国家级非遗香云纱为核心载体,深度诠释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融合之道。品牌依托西樵桑基鱼塘孕育的优质原料与百年织造底蕴,将薯莨染色、河泥固色等繁复古法工艺融入服饰创作,让香云纱特有的古朴光泽与细腻肌理成为服饰的天然底色。
在设计上,“万象有衣” 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研究院及专业设计力量,创新实现多非遗技艺的跨界融合 —— 将千年大漆的瑰丽色泽、非遗蓝染的沉静质感与香云纱肌理相呼应,勾勒东方美学意蕴;更突破性引入当代艺术元素与潮趣宠物元素,通过几何金属贴片、萌趣等细节,为传统面料注入青春活力。
作为粤黔文化协作的重要参与者,“万象有衣” 服饰既承载着西樵山香云纱的非遗基因,又通过多元设计语言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地域与国际的沟通桥梁,成为展现香云纱活化成果的代表性品牌。
02
不只是面料!
西樵山香云纱的 “破圈” 之路
西樵镇素有 “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 的盛誉,自1915年程家四兄弟首创扭眼通花白坯纱,香云纱便在西江与北江交汇处书写传奇。这种被誉为 “软黄金” 的面料,依托桑基鱼塘的优质蚕丝,经薯莨染色、河泥固色等十几道工序,在每年4至11月的特定气候下反复染晒数月而成。清末至抗战前,西樵曾拥有1.5万台丝织机,占全省四分之三,产品远销东南亚,后因化工面料兴起陷入沉寂。
随着时代发展,西樵重视非遗保护,为香云纱注入重生动力。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2015 年西樵坯纱织造技艺列入佛山非遗。传承人张绍景等复原木织机关键部件,坚守 “提花绞综” 技艺;“非遗+教育+实践” 模式与 “智能+文创” 设计,更让古老技艺焕发青春。
现代创新则推动其走向广阔舞台:2023年中法时尚设计创新中心落户西樵,2024年香云纱时尚产业联盟揭牌并发布团体标准,产品从旗袍拓展至眼罩、香囊等日常用品。中法非遗时尚周上,9大品牌借直播与走秀拓宽销路;巴黎可持续时尚展上,香云纱压轴登场惊艳国际。
此前樵山听云与Ithemba Design Ethik在巴黎举办的 “Nüa・云上之语” 时装秀,更以香云纱为媒,融合女书文化与法式时尚,通过策展、走秀等多元形式搭建文化桥梁,20国模特演绎让非遗瑰宝大放异彩。
此外,《西樵镇纺织行业 “八新工程” 实施方案》明确2027年总产值达200亿元目标,“纺织+文旅”“纺织+艺术” 模式让香云纱融入生活,推动香云纱从单纯的面料生产向品牌运营转型升级。
如今,丹寨舞台上的品牌露出,正是香云纱活化共生的生动注脚。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此共赏非遗盛宴,以文化热爱汇聚成同心圆。这场粤黔协作之约,以时尚对话传统与现代,既见证西樵山香云纱产业的蓬勃生机,更推动本地非遗与全国非遗、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深度结合,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写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篇章。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