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未来五年计划实施1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
今年初,随着广东省、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荔乡大地生机勃发。
近年来,增城区努力传承千年古县基因,保护传承文化根脉,在广州城市发展“东进”的进程中,有序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十四五”期间,增城区将加强地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有序更新老城区,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补齐民生短板 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
按照广州市统一部署,增城区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微改造”典型案例。
增城区积极推动增江东岸的1978电影小镇建设,打造工业厂房微改造示范项目。通过盘活原增城糖纸厂和周边旧村庄,打造成以影视产业为基础,集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2020年该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正果文旅小镇微改造项目上,增城区坚持“风貌原真、产业活化、生态保育”原则,整体提升正果镇旧墟风貌,实现以传统特色建筑群、本土文化风情等元素共同展现“老墟镇新活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老旧街区微改造示范区。2021年该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区规划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增城区计划实施1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总投资预算超过8000万元,预计惠及1700多户家庭、5000多居民,涉及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今年2月,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城市更新规划专项中,提出对老旧城区、老旧社区以“微改造”方式为主进行城市更新,且明确应将老旧城区、老旧社区分类别进行改造并提出了多条改造策略。为此,增城区委、区政府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为老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增城区城乡院/图鉴公司扎根增城30余年,长期服务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参与了多个景观设计、老旧小区微改造、市政工程设计方案。“我们坚信未来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应是以精细化空间再利用为主,逐渐摒弃粗放式的土地再开发模式。”增城区城乡院/图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转变城市更新的发展目标,重点放在文化价值优先的城市空间营造,推进社会、文化、经济齐头并进的可持续性城市更新。同时,保障民生,传续历史文化,探索多元化的共建共治共享,积极鼓励和支持公众以及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图:主题活动活动现场)
(图:合影留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在加快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新征程中体现青春力量、展现青春作为。5月4日,由团区委、石围塘街道党工委、石围塘街道办事处主办的“青春之声——2023年石围塘街道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主题活动暨地区高质量发展青年论坛”在南方茶叶商会举行,荔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姜竣清、共青团荔湾区委员会书记姚海兴、石围塘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健明、石围塘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京剑、石围塘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溪贤、石围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丽冰、南方茶叶商会会长王赐辉、茶叶商圈党委王衍琦书记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上,团区委书记姚海兴向石围塘地区青年代表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并在致辞中勉励青年代表们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各条战线上挥洒青春汗水、施展聪明才智,共同绘就荔湾高质量发展的青春蓝图。来自石围塘地区不同行业的青年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行业经历,并从自身行业出发,就“如何协助石围塘地区做好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进行分享。同时,主办单位更邀请来自茶叶、花卉行业企业代表到场,通过对话的方式,带领广大青年深入了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动员广大青年为街道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聘任青年讲师,发挥青年力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活动开始,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全体青年纷纷起立,面对团旗重温入团誓词。随后,一支由石围塘地区5个不同行业的青年组成的石围塘街道高质量发展青年讲师团正式宣传成立。荔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姜竣清、共青团荔湾区委员会书记姚海兴、石围塘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京剑、石围塘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溪贤上台为讲师颁发聘书。
现场,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京剑在发言时表示,成立石围塘街道高质量发展青年讲师团,不仅仅是鼓励青年代表在各自行业中发挥榜样作用,更是为了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在青年讲师的带领下,主动投身于石围塘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在自身的行业内发光发热。针对讲师团未来的工作规划,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健明表示:“讲师团将不定期通过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配合街道,为辖内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开展茶文化或花文化宣传普及、反诈宣传、金融知识普及等不同的服务。在石围塘“一叶茶”“一束花”等产业中贡献青春力量、迸发青春活力,从不同的角度协助街道落实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石围塘街道高质量发展,五大行业青年这样说
颁发聘书后,讲师团内来自不同行业的五名青年代表挨个上台,从自身行业出发,就“如何协助石围塘街道做好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进行分享。
2021年5月荣获“广州好人”,现场,来自荔湾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王嘉从自己两次见义勇为的经历出发,向青年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逸彩社区居委副主任许敏丹谈及社区服务,她表示,时常与社区居民拉家常,做朋友,是做好社区的服务的关键。另一边,针对企业如何配合石围塘街道落实高质量发展工作,建设银行广州荔湾支行的青年李海祥分享表示,建设银行将围绕茶叶市场等专业市场,组建金融服务突击队,打通金融服务最后1公里,为专业市场商户排忧虑解难题。此外,来自广州市找茶品牌网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找茶网)的青年陈天衡和陈天衡则说道,找茶网将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模式,助力茶企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茶企数字化转型升级,为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另外,作为志愿者代表,石围塘街平安促进会会长江求龙分享道,自己将坚持以义诊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为主线,不断拓宽志愿者服务的辐射范围。看点三:
行业前辈带领青年了解高质量发展
随着青年讲师分享结束,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常委、广州市花卉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宗翔、南方茶叶协会副会长黄炜智、广州高大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灿妮一同上台,与到场青年进行对话。
对话中,三位嘉宾分别分享自己对于当前青年看法,同时针对“新青年在高质量发展事业中如何展现青春担当”这一问题进行阐述。现场,当问及“最想奋斗的事业?如何推动发展?”时,高灿妮说道:“传播正确、有价值的茶文化给大家。茶行业是个传统的行业,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情况下,创新性地发展茶行业。主动走出去,把其他行业优秀的经验吸收进来促进茶行业的发展。”
随着对话结束,到场青年纷纷表示,参加此次论坛,自己获益匪浅。其中,一名在社区任职的青年表示,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自己也应该学习社区居委会青年代表许敏丹的做法,与居民当朋友,将心比心,做好社区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此外,目前在茶叶市场工作的一名青年则表示:“作为茶企的一名员工,我也应该发挥青年作用,为茶文化传承与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增城区在亚运会龙舟赛场码头举行2023年江河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区委副书记、区长霍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贤青,区政协主席丘岳峰出席。
当天上午9时许,活动正式开始。参加活动的人员纷纷拿起一袋袋鱼苗走向投放区,沿着水槽放流到增江,为增城区江河渔业资源增殖和水域生态环境养护赋能助力。据悉,本次放流的鱼类有增江大刺鳅、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鲮鱼等6个品种,放流数量约80万尾。
一年一度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大食物观”,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精神、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也是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配合禁渔制度实施,巩固和扩大禁渔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的实际行动。从1987年开始,增城区已连续35年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办法,累计增殖放流鱼苗超过6000万尾,有效地稳定了增江鱼类种群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促进了增江河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区共有水产类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区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及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9家(其中4个为国家级),市级水产良种场4家,渔业企业不断革新向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约4.7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2万吨,产值9.9亿元,同比产量增3.57%,产值增2.9%,渔业发展稳步向前。此次活动将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水生生物养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增强公众保护渔业资源与环境的意识,不断推进增城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做好江河资源生态养护工作,既是增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也是全区渔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接下来,增城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讲好“大食物观”的“增城故事”,扎实做好增江光倒刺鲃大刺鳅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护工作,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措施,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幸福增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区领导罗干政、王长春、曾鸿斌、广新力、谭小棠,以及区有关部门和镇街负责人参加。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