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全方位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 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今年5月1日是《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一周年。该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法律,是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标志性成果,是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法治保障,抓好宣传贯彻意义重大。
过去一年来,增城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常态化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围绕关键节点、关键少数、基层群众、重点部位认真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以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营造全民扫黑除恶氛围,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紧跟关键节点 确保宣传学习时效
区委政法委紧紧抓住新法正式施行的关键时间节点,注重加强与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司法局合作,打造网络宣传和法治宣传阵地,抢占宣传时效。
过去一年,区委政法委利用报纸专版宣传,在《增城日报》制作专版、开设《法治之窗专栏》,围绕《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立法目的、立法意义、关键概念、六大亮点进行法律解读和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认识和运用法律武器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意识。同时,还设置线上宣传专栏,在区融媒体中心的“阅增城”APP平台开设“扬正气树新风,同谱法治文明曲”专栏,每周更新发布《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法律知识;制作《看法说法》电视专题节目,在黄金时段循环播放,为群众提供学习平台,引导群众积极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截至目前,增城区累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发布相关资讯300余篇次;通过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20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资讯200余篇次,覆盖全区13个镇街。另外,还推出“高擎《反有组织犯罪法》利剑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线上学习和问答活动,吸引近万名群众参与,派发超市购物券500张,形成持续集中的宣传氛围。集中宣传期间覆盖近20万人次。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增城区制作了2个宣传小视频,内容涵盖平安建设工作成效和街头采访,并充分利用全媒体进行推广。在广州市扫黑办开展的“广州市扫黑除恶民意调查”活动中,增城区发动近12万名群众参与调查,大大提高扫黑除恶斗争知晓率。
紧抓“关键少数” 确保发挥引领作用
为推动《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增城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行业部门自觉学的作用,带动全区各级干部和群众积极学习领会新法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增城区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带头学习的作用,召开全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暨《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发放《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读本,引导各镇街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认真学习,并在全区形成以“关键少数”带动全区领导干部和村居干部的学习氛围。同时,要求各镇街各成员单位要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传达学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法律法规精神和精髓,在全区各镇街各成员单位营造深入了解、深入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学习氛围。
此外,增城区还引导重点行业领域自觉学习。按照上级的部署,持续提升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金融放贷、教育、医疗、市场流通等八大重点行业领域整治的宣传力度,引导全区各行业领域自觉学习并组织行业从业人员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通过宣传促整改,整改出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各成员单位共组织发动学习活动50多场。
紧靠基层群众 确保宣传学习落地
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工作中,增城区结合辖内农村多的情况,注重加强对农村地区群众的持续深入宣传。
去年6月22日,增城区在新塘镇瓜岭村举办万名群众同上一堂法治课的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并在全区367个村居举办以扫黑除恶防范诈骗为主题的法治宣讲课,由增城区平安宣讲团的181名驻村律师负责宣讲。宣讲中,驻村律师以扫黑除恶、防范诈骗为内容,编制了琅琅上口的快板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深入了解和支持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增强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
除了专职人员的普法宣讲,增城区还积极发动基层力量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宣传。要求各镇街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村居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党员等力量,利用进村入户工作的时机,派发扫黑除恶宣传手册和折页,让群众有得听、有得看、有得学,随时随地都能了解。据统计,全区共派发扫黑除恶宣传手册和折页20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标语1000多条,张贴宣传海报3万余张,大力提高宣传密度和宣传覆盖面。
同时,增城区还以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为宣传阵地,利用全区3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LED显示屏、村居宣传栏、农村小广播循环播放《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标语、口号,张贴宣传海报,覆盖农村和社区的宣传阵地,并在各村居开设近200个扫黑除恶宣传栏。
紧盯重点部位 确保精准投放到位
为让普法宣传发挥最大效果,增城区实施精准投放,紧盯社会面重点部位、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进行布点宣传。
过去一年,增城区在各大型商圈、校园、医院、农贸市场等人流量较大的100个公交站场上张贴《反有组织犯罪法》、常态化扫黑除恶宣传海报,提高宣传“曝光率”。同时,还利用这些重点部位的LED显示屏、大型墙体广告播放《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标语、视频。在儿童公园、增城广场、法治宣传长廊上画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提高《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普法宣传力度。在全区220个物业小区里的LED广告屏、户外宣传栏播放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和悬挂宣传横幅,并督促住建部门发动小区利用电梯内的公益广告开展扫黑除恶的宣传,持续提升宣传成效。
接下来,增城区将充分利用《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一周年的契机,“定制”《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巴士,并选取从城市到农村之间来回穿梭的6条公交路线,打造可移动的宣传平台,覆盖中部、南部、北部的镇街和大部分村居,以及人流量大的商圈、文化场所、公园等,全方位提高《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知晓率。同时,积极发动各镇街、各单位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发挥平安宣讲团的作用,到学校、村居、企业等地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利用主流媒体、网站、新媒体平台扩大社会知晓率,全方位增强宣传实效。

今年初,随着广东省、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荔乡大地生机勃发。
近年来,增城区努力传承千年古县基因,保护传承文化根脉,在广州城市发展“东进”的进程中,有序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十四五”期间,增城区将加强地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有序更新老城区,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补齐民生短板 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
按照广州市统一部署,增城区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微改造”典型案例。
增城区积极推动增江东岸的1978电影小镇建设,打造工业厂房微改造示范项目。通过盘活原增城糖纸厂和周边旧村庄,打造成以影视产业为基础,集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2020年该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正果文旅小镇微改造项目上,增城区坚持“风貌原真、产业活化、生态保育”原则,整体提升正果镇旧墟风貌,实现以传统特色建筑群、本土文化风情等元素共同展现“老墟镇新活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老旧街区微改造示范区。2021年该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区规划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增城区计划实施1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总投资预算超过8000万元,预计惠及1700多户家庭、5000多居民,涉及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今年2月,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城市更新规划专项中,提出对老旧城区、老旧社区以“微改造”方式为主进行城市更新,且明确应将老旧城区、老旧社区分类别进行改造并提出了多条改造策略。为此,增城区委、区政府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为老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增城区城乡院/图鉴公司扎根增城30余年,长期服务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参与了多个景观设计、老旧小区微改造、市政工程设计方案。“我们坚信未来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应是以精细化空间再利用为主,逐渐摒弃粗放式的土地再开发模式。”增城区城乡院/图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转变城市更新的发展目标,重点放在文化价值优先的城市空间营造,推进社会、文化、经济齐头并进的可持续性城市更新。同时,保障民生,传续历史文化,探索多元化的共建共治共享,积极鼓励和支持公众以及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第133届广交会第三期于5月1日至5月5日举行。5月4日,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率队到广交会现场走访调研。增城区区长霍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贤青,区政协主席丘岳峰参加。
当天,赵国生一行首先到广交会发展史陈列馆,听取工作人员讲解广交会的发展史。陈列馆位于海珠区广交会展馆内,于2021年10月正式开馆,该馆以图片、文字等形式记载走过65个春秋的广交会,展现广交会创立、成长、崛起、腾飞的历程。
随后,赵国生一行到广交会展馆,先后参观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专区以及增城服装展区。据了解,第133届广交会第三期以纺织服装、箱包及休闲用品、医药及医疗保健、食品为主。增城区有11家企业参展,共20个展位。
在增城服装展区,赵国生一行先后参观了广州新牛服装有限公司及广州德林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两家牛仔服装企业展位,详细了解产品制造、客源拓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企业的困难和问题,耐心听取企业的诉求和建议。赵国生鼓励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提高服装生产的设计、制造能力,打造自身品牌,赢得市场份额;要充分依托广交会这一对外开放大平台,全力挖掘潜在客户,不断开拓市场。同时要求区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出台服装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要定期走访企业,主动了解企业在供应链、发展成本等方面的情况,加强部门镇街协同联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继续为外贸企业参加重点展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寻商机、抢订单,全力助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离开展馆之际,赵国生一行还前往投资广州服务站,看望慰问增城区的驻点招商骨干人员,对其积极向参会商客推介增城等工作表示肯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