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左右开弓!15个传统产业转得快,18个特色产业万亿来!
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
南海正以“双线” 战略左右开弓
一方面加速15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聚焦18个特色产业发展
剑指特色产业总规模过万亿目标
5月12日,南海区高规格召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现场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与经验进行深入总结。会议通过选树典型的方式,为产业发展提振信心,全力推动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提速换挡。
大会为新增的盐步内衣、里水印刷包装两个重点转型升级行业授旗,至此,南海重点转型产业扩容至15个。与此同时,拟出台《南海区“聚力提速”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工作方案》,聚焦低空经济等18个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大会还对7个示范园区和13家示范企业进行授牌,并举行企业入园、智转数改、融资授信合作等系列签约仪式,同步发布南海区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工作路径和重点任务,从多维度为产业升级赋能。
“各级各部门要找准切入点、突破口,以‘人文+科技’驱动产业升级模式变革。”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会上强调,传统产业大有可为,必须进一步强化转的信心与决心;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提升转的速度与力度;转型发展时不我待,必须进一步壮大转的声势与合力。
“今天的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南海左右开弓,力推15个传统产业快速转型,推动18个特色产业迈向万亿规模。”南海区区长王勇主持会议时表示,要不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力量。
区委副书记岑灼雄,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智斌,副区长伊拉木江·伊力等领导,以及区直部门、镇街、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
实地走访示范企业
感受“老树发新枝”
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贡献了全区60%以上工业产值,是南海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守好这份“家底”,就是守住南海发展的基本盘。
早在2022年,南海区就发出“动员令”,全面支持7个镇(街道)加快推进13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传统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是南海最厚实的‘家底’,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传统产业都是南海经济的‘压舱石’。”顾耀辉表示,绝不能搞“简单退出”“一退了之”,而是要通过补强传统产业的薄弱环节,推动“老树发新枝”,使其成为“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石。
经过三年的时间,一批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崭露头角。本次现场会分为实地调研和集中会议两个环节。当天,与会人员先走进丹灶钧和五金智谷、西樵靛蓝纹学酒店,深入了解园区、企业的转型成效。
丹灶镇是五金重镇,20年前,丹灶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日用五金之都”称号。钧和五金智谷项目位于丹灶南部园区内,是丹灶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项目定位为“零排放”金属表面处理绿色园区,带动五金行业从传统模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项目总投资约22.9亿元,一期已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建筑建设,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该园区具有集聚发展、上楼发展、集中供能、集中治污、集中管理、绿色低碳等特点,项目整体建成投产后,预期日均处理10000吨废水,对改善西、北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起重要作用,预计每年为五金企业节约成本30亿元,助力探索出一套适合南海的金属表面处理集聚园区模式。
西樵镇的黄氏靛蓝纹学酒店,将纺织与文旅相融合,打造全国首家牛仔主题酒店,开发系列文创产品。2024年6月,靛蓝纹学酒店正式开业,平均满房率达90%以上,凭借其独特的风格迅速在网络上走红。靛蓝纹学巧妙运用人文和科技之力,深度赋能最为传统的纺织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重点转型产业扩容至15个
三年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会上,区发改局局长张家玉通报了全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工作经验。“南海六维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张家玉表示,包括搭平台,向存量要空间;练内功,向科创要动力;树龙头,向协同要效益;创品牌,向质量要市场;拓市场,向平台要增量;造氛围,向服务要保障。
三年来,传统产业企业和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2年到2024年,三年间,13个传统产业新增培育超900家“四上”企业,规上(限上)企业总产值(总营收)由不足6600亿元跃升至超7700亿元,累计增长15%以上。其中,西樵纺织、九江家具、里水农业、丹灶五金累计分别增长25%以上、30%以上、40%以上、50%以上。
不仅是量变,更有质变。针对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的“低小散”问题,南海大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上规升级、规范发展。比如,大沥以专业市场改造升级为突破口,目前正在推进改造项目14个,2024年商贸业新增四上企业139家(其中专业市场“四上”企业46家、同比增长28.05%),113家企业完成“个转企”。
大会现场,还向丹灶钧和五金智谷、金峰兆业时尚数字产业社区等7个园区授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称号,对佛山市立笙纺织有限公司、广东诺米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授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称号,以鼓励更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狮山镇作为镇街代表进行传统产业升级经验分享。“狮山的三大传统产业领域,规上企业新增205家,总量跃升至767家。”狮山镇镇长冯惠恩表示,狮山建立服务专班对接龙头企业,三年培育超亿元企业130家,成立佛山首个产教技能人才联盟,培育超千名数字工匠。下一步将大抓数字化转型,争取三年内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超过90%。
三年前,南海选定13个传统行业作为转型的先锋部队。今年,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将大沥盐步内衣、里水印刷包装纳入重点转型行业。在活动现场,为两个新增重点行业授旗,大沥镇党委书记罗伟海、里水镇党委书记邓秀娟分别作表态发言。他们表示,将紧盯目标、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和卓越成效,进一步擦亮盐步内衣和印刷包装这两块金字招牌。
“实践充分证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模式和理念。”顾耀辉说,只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系统化改造升级,完全可以实现脱胎换骨、大有作为。
加快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18个特色产业迈向万亿
大会还发布了南海区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工作路径和重点任务以及拟出台的《南海区“聚力提速”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工作方案》。
有色金属产业,作为南海区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是南海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会上,南海区进一步明确了有色金属产业的转型升级思路:围绕“一山一园一院两平台”为核心框架,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升级,到2030年将南海区建成国际再生金属贸易枢纽和国内新材料研发高地,为全国有色金属产业提供低碳循环发展示范。
主要任务包括:打造“一山”,即城市矿山。建设大沥再生金属回收贸易园区,推动再生资源企业“工业上楼”。做实“一园”,即南海有色金属产业园。在狮山规划建设南海有色金属产业园,聚焦铜基、铝基新材料,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打造零碳示范。发展“一院”,即华南(佛山)新材料研究院,构建有色金属材料应用创新体系,为产业注入创新动能。做大“两平台”——再生资源回收贸易平台和广东粤汇金属交易中心平台。
近年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会上,区经促局局长、招商局党组书记梁耀智解读了拟出台的《南海区“聚力提速” 特色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工作方案》,锚定18个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南海特色产业总规模过万亿为目标,建立起全区聚力提速协调发展机制,力求在产业赛道上实现新突破。
18个特色产业分别为:水上文旅经济、赛事演艺、氢能、电力、安全应急、机器人、新型显示、新材料、低空经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银发经济、甜蜜经济、生物医药健康、人力资源服务、食品康养、宠物经济、循环经济等。方案要求,各牵头部门从场景开放、生态培育、产业链搭建、品牌树立等方面出台细化工作方案及产业发展目标,谋定重点项目,打破部门、层级界限协力发展。
系列项目签约
转型升级再添新动力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首功在企业、主体是企业。大会现场,还举行了2025年省级技改奖励支票颁发仪式。前不久,南海区30家企业获得省级技改扶持资金1.3亿元,其中必得福获设备顶额奖励1500万元,近三年全区累计已有139家次企业获批资金超4.8亿元。这些支票,承载的不仅仅是资金支持,更是满满的信心与期望。
大会还举行了系列企业入园、智转数改、融资授信合作签约仪式。一批企业签约进驻世发(广佛)包装印刷产业园、南海中集智谷产业园。据介绍,世发(广佛)包装印刷产业园由广东兆菲集团投资开发,规划建筑面积达30 万平方米,是广佛地区规模最大的 “包装印刷 + 互联网” 产业园。南海中集智谷产业园位于西樵镇,致力打造成为南海泛家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基地。
智转数改合作项目、融资授信合作签约仪式也在会上举行。近年来,南海区的数智化转型成效显著,13个传统产业中,超12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智化改造,占比近70%。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南海区积极引导区内各银行机构针对传统产业开发了系列金融产品,如桂城的“玉器商贸贷”、大沥的“铝业优享贷”、西樵的“纺织设备贷”等。截至目前,南海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专班已推动各银行机构累计融资授信759.22亿元,发放贷款594.93亿元,超1.7万户企业从中受益。
以“人文+科技”
驱动产业升级模式变革
“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提升转的速度与力度。”顾耀辉表示,今年,区委把“人文引领、科技驱动”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各级各部门要找准切入点、突破口,以“人文+科技”驱动产业升级模式变革,把前沿技术、人文艺术融入传统制造,让传统产业新潮涌动。
要坚持人文引领,增强产业软实力。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产业文化故事。南海将启动“南海匠造”品牌计划,评选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爆品,为传统产业插上文化的翅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持续举办各层次、各领域的“艺企同行”活动,为企业家、艺术家跨界交流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促成合作。
坚持科技驱动,增强产业硬实力。一是要走好创新驱动之路,持续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力促更多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迈向传统产业“应用场”。二是要走好智改数转之路,持之以恒推动传统制造乘“云”而上、借“数”发展,力争三年内实现规上企业改造全覆盖。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广零碳燃烧、无水印染、铝基制氢、铝合金轻量化等节能降碳先进技术,以点带面提升陶瓷、纺织、铝型材等传统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
坚持开放合作,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方面,要做好“开放”文章,全力打造南商出海公共综合服务平台,护航广大企业走出去、走得远、走得稳。另一方面,要做实“合作”文章,鼓励引导行业企业纵向协同、横向融合,加快龙头企业“示范转”、产业链条“协同转”、产业集群“抱团转”。
“转型发展时不我待,必须进一步壮大转的声势与合力。要夯实‘转’的支撑,提升‘转’的主动,强化‘转’的协同。”顾耀辉表示,各镇街各部门要找准传统产业的“痛点”后再发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各行业协会、商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搭平台、建渠道、链资源,为企业转型“铺路搭桥”,努力击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难题。

五月的高明
多个产业项目“火力全开”
一起了解建设进展吧
🔥🔥🔥
广东尚高电气有限公司
新能效变压器智造基地项目
该项目位于海天大道以东、兴盛路以南,用地面积36.23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项目主要研发生产智能成套开关设备、新型节能电力变压器、新能源配套电气设备和配网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产品。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亿元,年纳税约1196万元。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建成,正在开展内部装修,预计7月正式投产。
“内部装修完成后,旧工厂将整体搬迁至高明,再增加近200个岗位”。项目负责人黄文斌说,作为从外区“跨区升级”的企业,高明工业园区环境品质一流,政务服务更是高效务实,是企业选择在高明增资扩产的关键。尚高电气的落户,不仅实现产能翻倍,更深度融入西江产业新城的智能电网产业链集群。
广东嘉溢物流有限公司
广东嘉溢物流中心
该项目位于兴国路,用地面积129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纺织服装产业链智能物流配送中心。达产后,预计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件,预计年产值约1.07亿元,年纳税约1000万元。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于6月全面交付。
在绿色建筑方面,项目采用了高位采光窗、高效保温层等设计,节能率达到了30%。此外,该项目还采用了透水铺装、雨水回收系统,实现了40%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绿化覆盖率更是突破了20%,打造出了一个“会呼吸”的生态中心。
“我们不仅要打造物流枢纽,更要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广东嘉溢物流总经理陈泽霖介绍,园区规划40个新能源车充电桩,并试点新能源物流车运输,目标实现全链条零排放。未来该项目将通过智慧管理平台,依托嘉里物流全球近60个国家的物流服务网络与溢达集团纵向一体化纺织服装供应链,突破了传统仓储的边界,构建了内外“双循环”的新格局,助力 “中国制造” 高效出海。
紫外高效消毒及公共卫生安全
产品联合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位于兴良路以西,用地面积49.79亩,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将打造一间集研发、生产、销售光源材料、紫外光源、紫外光源降解VOC装置系列产品的先进制造基地。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正在进行洁净车间装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亿元,年纳税约1500万元。
从智能装备制造到绿色物流枢纽
从科技创新研发到生态产业升级
期待更多项目陆续建成
2025年5月10日“十年铸就 再启新程 ”好工作平台十周年庆典暨助力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广东佛山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佛山市好工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广东佛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佛山南海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佛山顺德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指导。现场齐聚200+行业精英、企业代表及各届友人,共话十年发展,展望行业未来。
十年耕耘,十年奋进,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稳步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全体同仁的智慧、汗水与坚守,更离不开客户的支持、伙伴的信任和社会的厚爱。
回首十年,我们以初心为舵,以创新为帆。这十年,我们不仅创造了业绩,更凝聚了一支敢打硬仗、永不言弃的队伍,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十年磨一剑,初心永不改!
好工作创始人陈海强回顾十年创业路,服务超500家企业,安置就业超15万人次,零劳动纠纷。感谢政府、团队与合作企业支持。展望未来,将执行“5+5”计划,加大研发人力软件产品投入,拓展大湾区市场,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携手奋进新征程。
好工作平台创始人 陈海强
陈海强母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师长出席好工作平台十周年活动并致辞。他提到,好工作平台过去秉持“好工作圆好生活”愿景成绩斐然,期望下个十年以“好生活需要好工作”为目标,继续引领人力资源高质量行业发展。
陈海强母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师长
佛山市潮州商会会长王承忠致辞表示,好工作平台深耕人力资源服务,聚焦劳务派遣、校企服务,以“好工作平台”链接佛山与大湾区,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求职招聘桥梁,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动能。他祝贺企业十周年,并勉励其未来持续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市潮州商会会长 王承忠
现场好工作平台创始人陈海强、总经理庄瑞权和李洁欣邀请各位领导共同执刀唤醒好工作平台的十周岁生日!这一刀,切开过去十年的硕果,更要开启下一个十年的甜蜜!祝好工作平台,十周年生日快乐!接着,全场举起这杯“时光佳酿”,为记忆里永不褪色的热血,为未来触手可及的星辰,干杯!敬安定繁荣的时代!敬永不褪色的初心!敬在座每一位的明天!
切蛋糕、祝酒仪式共同开启庆典晚宴
本次庆典活动,还进行了先进劳务协作服务点授牌仪式、优秀供应商授牌仪式、好工作管理层授牌仪式、十年优秀员工颁奖盛典、惊喜抽奖互动以及精彩纷呈的节目演出,现场热闹非凡,掌声不断。
十年来,好工作平台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致力于人才成长与企业腾飞。站在新起点,我们心怀敬畏,更满怀信心。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深耕人力资源行业,以更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客户,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以更坚定的担当回馈社会。
让我们携手并肩,同心同力,再启新程,期待与企业、商协会共同推进佛山人力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书写下一个十年的辉煌篇章!
好工作圆好生活
企业使命:
为客户创造价值,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
企业愿景:
成为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领跑者
企业核心价值观:
助力每位职业人拥抱美好生活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