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将打造“FU-PARK”跨次元潮文化街区
8月12日
2025「IP X FOSHAN」美陶湾
国际创合交流活动
在禅城区成功举办
🎉🎉🎉
这场文化领域的盛宴,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艺术家、设计师以及国内动漫潮玩行业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参加活动,共同探索“文创+产业”全球化发展新路径。
本次活动以“IP X FOSHAN”为名,旨在深度整合岭南传统文化与数字文创、动漫潮玩等创意新兴业态,搭建国际级资源对接平台,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城市文化软实力跃升。
“禅城拥有灿若星河的文化资源、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活力迸发的空间载体,将为全球创意者提供独一无二的文化沃土。”
现场,禅城区委常委林均恒诚邀大家成为“岭南文化合伙人”,来禅城播撒创意的种子,收获震撼世界的IP硕果;共建“产业焕新新平台”,让禅城雄厚的产业基础,成为创意落地的强大引擎;共拓“文化出海新通道”,借助国际化桥梁,让融合岭南文化与现代潮流的作品,走向全世界。
近年来,动漫潮玩产业得到社会热度关注,特别是以黑悟空、哪吒、拉布布等为代表的IP持续火爆出圈,把动漫产业推到新高度。此次活动的举办,为禅城推动潮玩动漫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美陶湾红卫岗项目规划,该项目将汇聚国内外优质IP潮玩资源,致力于打造集"FU-PARK"文商旅融合街区与中国首个跨次元潮文化主题街区于一体的产业地标,构筑最具佛山特色的国际化潮流文化新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岭南文化合伙人”授牌仪式,以及IP BANK和岭南文创IP100计划战略合作暨2025岭南文创IP100计划启动仪式同步举行,超5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机构、主理人代表获聘为“岭南文化合伙人”,40家企业获得年度新锐动漫IP、年度潮流艺术IP、年度文旅IP等八大领域奖项。
“岭南文创IP100计划”是禅城打造岭南文脉之城的一项重要行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累计面向全球征集岭南文化主题IP作品达1200余件。禅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IP BANK和岭南文创IP100计划的深度链接,将极大促进岭南文化的全球传播与活化,希望通过导入全球顶级IP创意资源,推动具“岭南味、时尚感、年轻态和国际范”的IP形态焕发新生。
活动当天,“让世界看见佛山潮”——“漫游佛山之心”国际潮流艺术大师佛山采风行还走进禅城,实地考察了8号艺术码头、祖庙、岭南文化创新展示中心等文化产业地标,沉浸式体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目前,禅城全力塑造开放包容、全域全景、可感可触、融合创新、近悦远来的“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城市新名片。接下来,美陶湾将以IP为媒、以融合为翼,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聚集先锋创意人才、引入国际潮玩品牌与业态,打造成一个集创作、展示、交易、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潮流文化新地标。

从8月13日开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官方票务平台正式上线、票务服务正式启动,公众可先完成实名注册,提前获取赛事日程、场馆导览等观赛信息。8月28日起,第一批次比赛门票开售,开售项目包括足球、篮球、体操、射击等17个项目,赛事票价共分9档,最低30元,最高800元。
日前,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佛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佛山市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敢饮头啖汤”的姿态,抢抓教育强市建设首个战略周期,制定了“三年施工图”。
8月12日,佛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黎妍上线《民生直通车》节目,围绕学位供给、免费学前教育、春秋假试点、人工智能教育等热点话题与市民进行交流。
学位供给
今年仍然是入学高峰,学位供给保障压力较大。为此,各区、镇街通过新建、合理挖潜扩班、盘活空余场室、加固改造旧楼等举措,缓解学位压力。从今年学生录取情况来看,全市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总体是充足的。
义务教育方面,2025年秋季学期,全市小学阶段招生总计划约12.6万人,其中公办小学10.4万人;初中阶段招生总计划约11.3万人,其中公办初中9万人,总体上和学龄人口需求是匹配的,基本满足了群众入学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区域性、结构性的问题。
高中阶段,2025年全市中考人数约9万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计划约9.4万人(含省属、外市中职学校面向我市招生数),招生计划是超过中考人数的。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是6万人,比去年增加4000人,较2020年增加了1.5万人,占中考报考人数的比例约为66%,跟周边地市相比还是比较高的。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是4.1万人,比去年增加1700多人,较2020年增加了6000多人,增幅也是比较大的。民办普通高中方面也加大了公费生的招生计划,今年公费生招生计划1785人,比去年增加598人。
目前来看,我市学龄人口呈现明显的“梯次变动、错位达峰、区域分化”趋势。学前教育学位总体满足,小学已基本达峰,初中、高中阶段入学学龄人口将分别于2029年、2032年相继达到峰值。
2025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20所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新增公办学位1.5万个;力争到2027年增加公办学位4万个。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初中、高中入学人口高峰,有一些区、镇已经在进行学位调配,在部分小学增设了初中班。高中方面,2025年全市有4所中职学校开设了普通高中班,招生600人。
免费学前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目前,省、市有关职能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政策规定,公办幼儿园免费标准按照政府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按目前我市公办幼儿园大班保教费收费标准600-1180元/月计算,市民2025年秋期学期有学前一年(即大班)在读幼儿的,一年大概可以节省6000-11800元/人的育儿成本。
春秋假试点
新学年,佛山将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试点春秋假制度。
2025-2026学年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14日,共三天,加上周末形成五天小长假。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共两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2026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后确定,加上“五一”假期形成7天长假。
春秋假的时间在校历原本的机动时间中统筹设置,不会占用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周末时间和寒暑假时间。学校不得进行调休补课,从严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尽量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
考虑到部分家庭在春秋假期间可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佛山将参照暑期托管的成熟做法,以片区或教育集团为单位集中设置免费的校内托管点,并在校内托管点开放各类功能场室,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内活动,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佛山市正式出台《佛山市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从今年9月开始,佛山将在全市中小学校普及人工智能学科教育。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侧重于让学生从生活感知中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侧重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学习人工智能基本原理。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通过项目协作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外,将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比如人工智能成果展示交流、跨学科创新课题研究、科技社团等丰富形式,让学生深度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今年,佛山市启动了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针对性实施名校领航、扩优强基、强师固本、课改提质、共享增效“五大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增强教育发展动力活力。其中,重中之重是深入推进“名校领航”行动,发挥佛山一中、市华英学校、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南海中学、南海实验学校等名校引领作用,以设分校区、托管等方式,下沉镇街打造龙头标杆学校。
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名校”托管学校11对已全部完成揭牌和签约工作,托管学校通过派驻管理和教学团队等方式负责被托管方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新建3所“名校”和薄弱学校升级改造工作加快进行。二是已建成乐从、勒流、杏坛三个镇域教师发展共同体,省、市名师工作室在丹灶、西樵等6个核心镇街建立11个工作室站点,开展培养培训工作,锻造优质师资队伍。三是启动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共同体创建,核心区共建设共同体19个,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先行区教育发展。四是建成4组23校义务教育跨区域教研共同体,遴选17所课程教学改革种子学校,培育1个省级优质教育集团、3个省级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推动先行区与邻近区域教学教研交流提升。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