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学科榜单,佛大入选学科+2
2025年10月15日
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
“2025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佛山大学取得学科建设新突破
共有4个学科上榜
与上年度相比新增加2个学科!
在今年的软科“2025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畜牧学学科再次上榜,位列全国排名第27位;光学工程学科,位列全国排名第46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首次上榜,位列全国排名第112位;数学学科,位列全国排名第142位。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的战略部署和学科建设成效,彰显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采用客观评价体系,涵盖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等多项关键指标,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参考。该排名要求高校在相应一级学科须具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方可参与排名。本次排名涵盖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涉及超过500所高校的上万个学科。
上榜学科简介
畜牧学学科
畜牧学学科现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为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再次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50%,支撑农学学科连续四年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301-400位,助力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3人,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6个。学科拥有“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1个,广东省畜禽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2个。2021-2025获得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级课题3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1.3亿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561篇,其中SCI一区论文3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权威期刊。此外,获授权专利303件,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项以上。
光学工程学科
光学工程学科为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多次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学科建有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等7个省市级科研平台。近五年到账科研经费约5000万元,获国家级项目26项,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200篇,授权发明专利超120件,在光电器件、微纳结构等领域取得原创突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学科践行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模式,建有国家一流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入选国家首批现代示范性产业学院,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位列2025年U.S .News全球学科排行榜439位),首次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支撑工程学、材料科学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1‰、4.1‰,以及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近五年来,学科依托广东省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能源装备与材料工程中心,突破低铂催化剂、低能耗高功率PEM制氢系统、氢燃料电池材料与电堆集成系统等关键技术,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50项,发表SCI论文648篇,获授权专利120项。联合龙头企业共同承担工信部、省市重点研发项目16项,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支撑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上市(氢能行业第二家上市企业)。建立国家标准创新基地、2个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组织制定国家氢能技术标准40余项,服务氢能产业发展,为国家燃料电池应用城市群、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大湾区产业服务高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学学科
数学学科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与“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多次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入选广东基础学科“长基计划”首批支持专业,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全国43名。学科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数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项、省部级项目40项,聚焦非线性分析、微分方程、几何拓扑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Geometry&Top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30多篇,先后主持和参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
此次排名的跨越式提升,得益于学校党委“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引领。通过实施“学科提升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的科学部署,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一系列举措,最终实现学校学科建设质的飞跃。
未来,学校将继续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推动学校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佛大力量

广东省级非遗
“均安关帝侯王出游”
即将回归!
2025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四)至11月9日,整整17天,与你共赴一场传承百年的民俗盛宴!
今年特别主题
「顺风顺水 万事均安」
既是祈福吉言,更是这片土地最温暖的承诺——让千年民俗浸润现代生活,让巡游的队伍带去岁岁安康。
起宫日安排抢先看
时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四)12:00
起点:三华社区帝王古庙广场
三华帝王古庙
线路:三华帝王古庙—恒安路(大三一桥)—李氏宗祠—上村。
10月24日当天的“均安关帝侯王出游”起宫仪式将以传统的“锣鼓柜”、罗伞、兵器、器乐等元素为核心,形成江尾地区独特的锣鼓仪仗队。仪仗队簇拥“关帝”“侯王”銮舆巡游,祈求事事顺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起宫日最佳观赏点位
01、三华帝王古庙前广场
见证起宫仪式最震撼瞬间,感受锣鼓喧天、旌旗招展的盛大场面。
02、三华怡华园
拍摄巡游队伍蜿蜒行进的最佳机位!帅旗林立与周边绿树及建筑相映成画。
03、大三一桥
在这里,三华将把“关帝”“侯王”的銮舆交接给上村,场面热闹非凡!
04、豸浦牌坊
色彩斑斓的豸浦牌坊与鲜艳的罗伞、帅旗互相辉映,画面感十足!
舌尖上的非遗:流动人情味
要说巡游过程的最大亮点
就是巡游沿途
均安街坊将自发派发各色美食!
你以为你是在参与巡游活动
实际是在逛免费美食街
家家户户、大小商铺门前都摆满了
时令水果、各色饮料
自制糕点、糖水……
简直就是大型的免费美食节!
每当有巡游队伍路过
主人家都会热情招呼
不怕不够吃,只怕你不来吃!
街坊们还会为巡游队伍
与游客送上祝福红包
就连路过
都会被热情的均安人塞红包!
广东人话斋:一蚊鸡都系利是。
被硬塞吉利红包,还能吃到撑!
这就是均安人世代传承的人情味
贴心提示:跟着本地阿姨阿叔的身影,就能找到最地道的隐藏美食点!
观礼须知
1、建议穿着轻便衣物,做好防晒、防蚊措施,建议提前1小时抵达最佳观赏点;
2、参与美食分享请有序排队,爱护环境卫生!
这个秋天,让我们相约均安
在旌旗翻飞中看见传统的力量
在街头巷尾尝遍人情的温度
10月24日起
一起把“万事均安”的祝福接回家!
火车票可以“0元购”?
没错!
对于经常坐火车出行的乘客来说
今起又有好消息
乘客坐火车可以领取积分
并用积分兑换车票
↓↓↓
01、部分乘客花费1000元购票
将获赠10000积分、抵100元使用
目前,铁路普通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后可获得票面金额5倍的积分,年满60周岁的老年常旅客会员可获得票面金额15倍的积分,为普通常旅客会员的三倍。
10月20日起,14至28周岁的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后将获得票面金额10倍的积分,为普通常旅客会员的两倍,即:
· 普通常旅客会员花费1000元购票乘车,可获赠5000积分、抵50元使用;
· 14至28周岁的常旅客会员花费1000元购票乘车可获赠10000积分、抵100元使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购买学生优惠票的常旅客会员暂不叠加双倍积分优惠。
目前,常旅客会员积分可为本人或指定受让人兑换火车票,兑换火车票时100积分可抵1元使用,兑换的车票可办理1次改签并扣减部分积分作为改签费,不办理退票、变更到站业务。
02、会员积分今起
新增列车座位升席功能
10月20日起,铁路会员积分新增列车座位升席功能,会员本人可使用积分在列车上兑换办理原车票未乘区间内的任意区间座位的升席。
具体如何操作?乘车途中,会员可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二维码登记升席需求,也可直接联系列车工作人员办理。
使用会员积分升席后的新车票不能办理退票、改签业务,因不可抗力或铁路责任造成升席车票不能使用时,可办理退票,升席车票未乘区间的积分将返回会员账户。
03、如何用12306积分
免费换车票?
年满12周岁的乘客可通过中国铁路12306网站、铁路12306App或铁路车站设立的会员服务窗口,申请成为会员。
铁路会员注册方式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首先打开铁路12306APP
点击【铁路会员】—【立即注册】
确认个人信息并设置消费密码
点击【注册】按钮
此时点击弹窗上的【在线激活】按钮
进行人脸识别
完成后就可以在线激活完成身份认证
正式成为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
进行积分累积
当会员账户积分首次累积达10000分时,就具备了首次兑换资格。
04、哪些火车票可以使用积分兑换?
在铁路12306App输入需要的乘车区间,确定乘车日期,车次信息处带有“兑”字标识的火车票,就可以使用积分兑换。100积分相当于1元人民币。
选择心仪的车次,点击预订后,点击“积分受让人”,按要求填写好身份信息,提交订单后用积分支付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积分自进入账户当日起连续12个月有效,在有效期内可进行兑换,到期未兑换积分自动作废。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