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发展、民宿运营培训开启,报名→
各位西樵街坊,快看过来
佛山市2025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训班
面向全镇招收有意愿、从事
涉农文旅的各类人员
实施全免费培训
培训主题
乡土文化能人培训专题——农文旅融合发展、民宿运营管理培训班。
培训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
2025年11月28日
培训时间
2025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
共12天
培训地点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大学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培训对象
(1)农文旅产业创新管理农民群体
指在乡村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品牌经营等领域的农民经营者与管理者,具有一定产业规模或组织能力,致力于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品牌策划和产品升级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该类学员以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带头人等为主,以及有意愿参与农文旅产业创新与管理的农民。
(2)民宿与乡村文旅空间经营农民群体
指在乡村从事民宿经营、文旅空间改造、农家乐及乡村休闲体验项目管理的农民经营者,重点面向具有乡村文旅项目实践经验或发展意愿的农民群体。该类学员希望通过课程学习提升空间设计审美、经营管理与品牌传播能力,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文旅品牌,以及有意愿参与民宿与乡村文旅空间建设的农民。
(3)乡土文化与非遗创作型农民群体
指长期扎根乡村、从事乡土文化传播与非遗技艺创作的农民群体,包括传统工艺人、民俗艺人、乡村手工艺者、文化活动组织者等。该类学员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期望通过培训提升文化创意设计、非遗产品开发及市场化运营能力,实现传统技艺的活化与增值,以及有意愿参与乡土文化创作与非遗创新的农民。
培训内容和方式
本项目以“乡土文化能人培育”为核心,围绕“设计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主线,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训路径,重点通过课堂教学与实地研学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学员的文化理解力、品牌策划力与创新应用力。内容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1)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邀请来自高校与行业的专家学者围绕农文旅融合政策、非遗传承创新、乡村文化空间活化、乡村品牌建设等主题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员理解“文化赋能产业”的时代背景与政策逻辑,树立高素质农民的创新思维与乡村创意意识。
(2)设计创新与品牌提升:通过教授AI时代的农文旅创新路径、乡村公共空间艺术化营造、文化民宿软装设计、品牌视觉传播策略等课程,引导学员掌握文化品牌打造的核心方法,实现从“产品思维”到“品牌思维”的转变。
(3)实践研学与实地教学:组织学员前往佛山、惠州南昆山珠三角等地等现场教学点开展实地研学,深入体验“从文旅+民宿实践间到品牌”的全过程;了解品牌溯源体系、参与农文旅+民宿与非遗体验活动,激发学员在真实场景中形成创意与产业转化思维。
(4)成果展示与能力提升:通过专题研讨、圆桌论坛、品牌路演等形式,引导学员对培训成果进行总结展示;同时融入心理赋能、电商战略、文创策划等课程,强化持续发展的综合素养,形成“学习—实践—展示—提升”的全链条学习模式。
培训期间
学员的培训费、教材资料费
餐费、住宿费全免
往返交通费用自理
👉有意向报名的学员请于2025年11月26日前,将报名表发送至南海区农业农村局 王先生,联系电话:0757-86337843,邮箱:1656023637@qq.com。
11月21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市、区、镇)。根据通知内容,经以前名单公示,确定广州市白云区等11个县(市、区、镇)为第三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市、区、镇)。其中,佛山高明榜上有名。这一认可标志着高明区食品工业的发展迈入新阶段,利于进一步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高明区作为珠三角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素有“厨出凤城,材源高明”的美誉。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优质农产品,成就了高明在食品工业领域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高明区大力实施 “2252”工程,系统性地推动了食品产业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该工程明确要做大做优“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地理标志品牌,打造“高明食材”“高明美食”两个区域品牌,为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调味品(酱油)是高明传统优势特色产品,生产规模也位居全国前列。
在品牌建设方面,高明区打造了 “明质选”特色农产品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产品标准,并成功注册了文字和图形商标。高明还推出了“地标餐厅”,认定了一批“高明食材”和“高明美食”品牌商家,创新推出的“地标宴”更是将地理标志产品与美食文化完美结合。
接下来,高明区以发展特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为着力点,将继续做大做强以酱油为特色的调味品产业集群,推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与绿色生态产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品牌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
顺德区作为全省首批25个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区域,光伏+建筑装机总容量达171万千瓦,在试点区域中排名第一。为扎实推进顺德区作为全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区域的建设工作,规范建筑光伏系统应用行为,提升城乡空间品质,顺德区相关部门2025年10月底联合印发了《顺德区“光伏+建筑”风貌管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解决光伏+建筑“乱搭违建”“混乱多元”“无序密集”出问题,实现“绿色能源增产、城乡风貌提质、居民收入增长”的三重发展目标。
11月20日下午,《指引》宣贯会议在顺德行政服务中心举行,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10个镇街和村(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区内光伏企业代表等130余人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光伏能源企业互动积极,展现出对政策的高度关注。
会议现场对《指引》涉及的风貌管控要求以及光伏项目的风貌审查、风貌验收流程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项目备案前需通过村(居)委会初审和镇(街道)带图审查;项目建设完成后需通过村(居)委会风貌验收。审查和验收结果将作为项目备案和并网的必备材料,保障管控要求落地见效。会议强调,2025年12月15日及以后备案的光伏必须严格遵循工作指引文件中规定的风貌管控要求与技术标准,确保安全、美观、有序。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在会上发出倡议,呼吁各相关部门和镇街主动作为,当好“指导员”和“监督员”,主动服务、精准指导,推动管控要求落地见效,共同守护顺德的城市风貌;期待建设单位和设计师担当“践行者”与“艺术家”,将风貌管控理念融入设计源头,让光伏项目成为顺德的新风景、新名片;鼓励广大企业积极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支持并应用“光伏+建筑”管控模式,共享绿色发展的丰硕成果,携手提升城市品质。
接下来,顺德区将持续加强“光伏+建筑”应用的管理与推广,推动绿色能源与城乡风貌实现双提升,助力打造岭南文化精致小城。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













































































































































































































































